這次政變,使埋藏在人民軍內的一批不和諧音提前得以暴露,也使政權力量的角逐向著更有利於張漢卿的方向邁出了一大步。經此一役,老奉系中不安定因素基本上被排除一空,權力也向著更加集中於張漢卿方向前進。
此外,修正後的國會新一輪選舉也在進行中。在玩弄了規則、做足了準備、並在政事有利於人民黨的情況下再不能反敗為勝或者以絕對領先的優勢壓制其它政|黨,本身就是個失敗。
這一情況沒有再出現。在人民黨本身佔據優勢的參議院,受寧夏省主席馬廷勷參與叛亂影響,有七位參議員被波及,並換上人民黨推舉的人選。
這是國安部的功勞,只要是反對系,只要沾了邊,都被審查誰讓你屁股不乾淨呢?
眾議院則進行了大改組,原本佔有半壁江山的各位眾議員,突然之間成了“眾議院代表”,更被所在省重新登記入選眾議員名單,相當於重新來了一次。
只是這次,各省議會對候選人名單的審查相當苛刻,各基層選舉委員會牢牢領會人民黨各級黨委會的意圖,把一些不符合要求、不認同人民黨|領導的人士選了出去。
這項工作,其實是張漢卿在根據國會新選舉辦法出臺後召開的人民黨全國省一級組織工作會議上作出的強有力部署的發酵。不過一個月時間,各地紛紛傳來捷報,在本輪選舉中,國民黨大輸特輸,在共計966名眾議員候選裡,只獲得125票,遠遠地被人民黨754票甩在後面。
雖然它仍然超過其他黨派合計的87票而仍居於國會第二大黨之列,但人民黨以絕對優勢碾壓所有其它派系。
在接下來的眾議院委員會的選舉裡將不出意外地由人民黨全部執政,如果它想這麼做的話。78%的議員比例,可以對涵蓋所有議案的事項進行修訂,人民黨的地位將固若金湯。
活躍在民國初年的有相當影響的直系、皖系、晉系、馮系力量基本被清掃,反而是於一凡的“中華婦女同盟會”在這種形勢裡又下一城,反增加到11票,這是所有選舉活動中除人民黨之外的另類。
單單這些還不夠。在算得上一場“事變演習”的總結中,張漢卿充分認識到自己當初對於政法委書記存在的意義認識不夠:只顧著修訂或者避免司法系統成為黨的附庸,卻從根本上喪失了黨對於司法實踐指導的意義。這有點矯枉過正了。
司法獨立於立法和行政,本來就是在人民黨的決定和充分授權下才得以成功的,人民黨應該有充分的辦法去規避可能的錯誤,對於作為公民一分子的黨員,其違法理應受到司法的制裁。但是作為領導群體,人民黨不能放棄這一塊的天然領導權。現在的民國,已經被確立為人民黨|領導下的三權分立制度了。
所以,張漢卿率先在中|央政治局設立了政法委書記的職務,它的主要職責並不像後世的很多兼任公安局長或者偶爾法院或檢察院院長,而是完全為黨內的一個職務,為黨管理武警部隊的代表組織,武警部隊由地方政|府和武警上級共同指揮。
在這次事變中,遼寧省委書記指揮不動省武警總隊,是張漢卿下令進行這次改變的原因之一。
由於已經醞釀建立省軍區制度,而省委書記將會天然地成為省軍區的書記;武裝力量稍差一點、主要肩負維持社會穩定的武警部隊,將會由各級政法委書記兼任書記;它的另一個職責,是作為國家安全部的補充,是除了軍隊之外的國家機器,並掌管著國內情報系統。
駐紮各地的保安部隊全部改建制歸於各省省軍區管理,為強調地方駐軍所在黨的組織的領導地位,體現黨|領導一切的政治原則,省軍區第一書記由省委書記兼任,以協調軍、地關係。同樣地,市委書記兼任軍分割槽第一書記,省、市軍(分)區司令都是同級黨委的常委。
各省軍區行政上由各軍區管理,司令軍銜都為少將;管理直轄省和地理重要省份如新疆的地方軍隊稱警備區,司令的規格要高一級,為中將;鑑於北京的特別地位,北京省警備區稱之為北京衛戍區,原北京衛戍區改稱北京軍區。
瀋陽軍區人事起了大變動:張作相由於無法長期兼顧中|央與地方工作,因此辭去瀋陽軍區司令職務,由副司令裴其勳升任,他的北大荒建設兵團司令一職由杜繼武擔任。
在這次事件中緊跟張作霖腳步的19軍軍長王瑞雪兼任參謀長;勇於任事的20軍軍長趙芷香調任武警部隊總政治部主任,算是升了一級,而王以哲則免去這個兼職;
張景惠的蒙古建設兵團司令一職由王相華正式升任,作為人民軍內的新星,王相華仍兼16軍軍長職,可謂後勁十足。他的兵團政治部主任一職,由劉強東遞補。
新疆建設兵團司令由牛元峰升任。在張漢卿未來的規劃中,各建設兵團的司令將是所在軍區的天然新增副司令,以增加其在軍隊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