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文遠要夜襲袁紹!這……”
董卓再次一驚,不由在屋裡疾步徘徊起來,他此來小平津,本還打算從小平津分兵支援兵力空虛的孟津,沒想到張遼居然想要在孟津大敗後出戰!
他既震驚於張遼的膽大,又擔憂張遼失敗,如今孟津已經失敗,一旦小平津也失敗,那雒陽北部防線可就全線崩潰了!
但如果張遼真的打敗了袁紹,縱然是小勝,也能打擊袁紹和關東群賊的氣焰,令袁紹不敢輕舉妄動攻打雒陽。
董卓徘徊了十多步,對其中的兇險和得益,一時之間竟難以權衡,當即看向李儒:“文優以為如何?袁紹此時氣勢正盛,兵馬折損不多,足有萬數,而小平津可戰者不過四千兵馬,還要留守一千看護俘虜,可出兵馬不過三千,勝算實在不高。”
李儒撫須道:“袁紹大勝,必然兵將驕矜,看似更盛,實則意怠,此戰未必不可為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一旦得勝,局勢必可扭轉。只消拖延些許時日,一旦河東得勝,精銳兵馬來援,關東群賊不足畏也。”
董卓忍不住又徘徊起來,他本已打算回雒陽以雷霆手段收拾殘局,但張遼這一請戰,竟令向來強橫霸道、獨斷專行的他一時之間心思搖擺、舉棋不定起來。
“戰!”須臾,董卓猛一擊掌:“老夫只要小勝一場便可,若張文遠得勝,必有重賞!文優,速速傳賈文和與張文遠來見老夫!”
張遼與賈詡一進廳堂,就看到董卓雙目發赤,死死地盯著他,幾乎是從牙縫裡蹦出一句話:“文遠,此戰三千兵馬可勝!”
不是詢問,近乎是要張遼立軍令狀的口氣!
張遼一聽,頓時知道董卓如今形勢不好,急需一場勝仗來挽救局面,當即沉聲道:“遼不戰則已,戰則必勝!”
“好!好一個不戰則已,戰則必勝!”董卓看到張遼如此自信,心中大定,大笑兩聲,一拍案臺,斷然喝道:“老夫準汝出戰!此戰若勝,必有重賞!”
張遼得了董卓允許出戰的準話,心中也不由鬆了口氣,他暗中準備了這麼多,如果董卓不允許出戰,那可就百忙一場了,對他的發展大計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張遼和賈詡回到軍營,賈詡立即準備後勤物資,此戰雖然還是突襲的閃電戰,但也需要充足的準備。
董卓已經下了命令,各項物資和兵馬任由賈詡和張遼調遣,又命士兵殺豬宰羊,為出戰的將士壯行。
此戰,張遼依舊點了前次出戰的兵馬,高順、樊稠、王方,加上他手下的幾大軍侯,張健也想出戰,但因其杖傷在身,被張遼嚴厲拒絕。
不過,賈詡派出了兒子賈璣,倒讓張遼多了不少壓力。畢竟是夜戰,傷亡難免,若是賈璣有個三長兩短,他又如何回來向賈詡交代。為了保險,他將賈璣留在身邊,統領親衛,代替張健的位置。
萬事俱備,只待出戰!
只是,就在張遼與賈詡一番謀劃,準備告辭時,賈詡說了一句:“此戰,相國命胡中郎與騎都尉李肅在孟津相助。”
張遼一愣,點了點頭,對賈詡冷不丁冒出的這句話頗感詫異,腦海裡回味著,正要告辭,突然身軀一震,背後霎時間冒出冷汗,震驚的看向賈詡,失聲道:“師父,胡中郎不會向對面洩露軍情吧?”
賈詡淡淡的道:“此戰不容有失,去見見李文優吧。”
“多謝師父。”張遼哪裡還不明白賈詡的意思,幾乎是斷定胡軫必然會暗中搗鬼。
也是,以胡軫傲慢陰險和睚眥必報的性格,在河內吃了大敗仗,又豈容仇人張遼再勝一局!一旦張遼勝了,他胡軫豈不貽笑天下了?張遼能在河陽城設計坑害胡軫,胡軫為什麼不能反過來以同樣的手段坑害張遼?
賈詡最後一句話就是提醒張遼,即便是一個懷疑,也不容忽視,必須去找李儒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