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的動靜如此之大,外城的周軍不可能不察覺。
事實上鑲黃旗漢軍聚集攻打都統衙門時,安定門外負責監視清軍的周軍探馬就意識到滿城生了內亂,並在第一時間將訊息傳了回去。
不過最先傳到王五處的訊息比較含糊,無法說清滿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生亂的是滿蒙八旗還是漢軍八旗。
隨後更多訊息從各門傳來,最後都不用任何人通報,王五都確定是滿城的漢軍八旗反了。
因為正陽門後的清軍正在自相殘殺。
高大捷建議立即組織人手趁清軍內亂攻打滿城,同時在正陽門、宣武門、崇文門發起攻勢。
正陽門這邊由高大捷的忠勇鎮主攻,宣武門那邊則由總兵周奎的第七鎮負責,崇文門交由劉良佐父子。
此外一同北上的北府兵與忠勇鎮直屬的騎兵由副將趙長棣等人指揮,繼續嚴密監視滿城的外六門,防止清廷趁夜棄城逃跑。
因為病重在東城隆化寺休養的劉良佐也派人過來請求攻城,在王五尚未同意的情況下強撐病體組織所部開始攻打崇文門,顯然“花馬劉”也意識到今夜就是攻破滿城的絕佳機會。
如果能趁滿城內亂攻進去,劉家依舊能夠從滿城收穫巨大利益,就算無法抗衡王五,至少也能在周朝有一席之地。
聽說劉良佐攻打崇文門後,穆裡瑪第一時間趕了過去,顯是想繼續前番與劉良佐私下談妥的合作。如果劉部成功攻進崇文門,穆裡瑪這個周朝的燕京總管未必不能收服滿蒙八旗為他所用。
畢竟,滿城內其兄鰲拜黨羽眾多。
穆裡瑪的小心思自是瞞不過王五,然而讓高大捷等人意外的是,王五卻是仍舊要求各部按兵不動。
不管滿城內漢軍八旗和滿蒙八旗打成什麼樣,沒有他的命令誰也不準攻城。
這道命令弄得諸將和一眾降官們都很錯愕,清軍都自相殘殺了,定國公何以不趁虛而入的。
王五沒有給出解釋,只是淡淡看著正在燃燒熊熊大火的滿城,聽著耳畔傳來的廝殺吶喊聲。
諸將無奈,只得遵令。
眼睜睜看著東城的劉良佐部拼命攻打崇文門。
王五對此毫不在意,甚至根本不在乎劉良佐是不是第一個進入滿城,看了一會後他讓書辦趙福源磨墨,口授讓其給第五鎮統制徐霖寫了一道軍令。
鑑於布林尼已經同周軍合作對付漠南蒙古諸部,周軍在遵化、薊州一帶的軍事壓力短時間內得以解除,因此除在兩地留下一定兵力戒備外,徐霖當率第五鎮主力立即開撥口外,同被工部員外郎來碧說服歸順周軍的原宣化總兵陳虎一起接收清廷在口外的幾座馬廠,務必將口外的十幾萬匹戰馬收入囊中。
口外地區也有不少蒙古部落以旗的形式分散駐紮在各處,對這些蒙古部落,王五讓徐霖兩手都要硬。
不服的、仍忠於清廷的,整族拔起一個不留。
願意歸順的則選其精壯族人編入軍中,另外對於投降的蒙古王公大臣們按其原先待遇給予新的官職暫且安撫住,這一塊工作由在通州的大周北方招撫使甘文焜負責。
口授外,待趙福源寫好,王五讓他重新讀了下,確認無誤後便讓用印快馬發出。
“大帥,滿城如今內亂,正是我軍攻取的最好時機,何以大帥卻按兵不動?”
將文書發出後,趙福源抬頭看了眼滿是沖天火光的滿城,猶豫再三還是忍不住將心中困惑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