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抗清 > 第356章 太后,賊兵打進來了!

第356章 太后,賊兵打進來了! (第1/3頁)

推薦閱讀:

慈寧宮,兩位上了年紀的老臣正在等候太皇太后召見。

一位是康熙二年就稱病在家休養的輔政大臣之首索尼;一位是議政大臣、太宗年間大清重要謀臣之一的范文程。

兩位老臣身子骨都不好,因此早有太監搬了兩隻錦凳供二位重臣坐著等候。

索尼和范文程這次抱病前來是有一重要事務向太皇太后請示的,即恭請皇帝提前親政。

先帝順治爺十四歲親政,如今皇帝雖然只有十三歲,但從剷除鰲拜一事的果斷來看,皇帝顯然是聰慧早成,因此請皇帝提前親政不僅是索尼這個瑪法的意思,也是朝中文武共同心願。

索尼是滿臣之首,范文程是漢臣之首,由他二人進宮向太皇太后“請願”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索尼和范文程也願意充當百官請願“代表”,不過太皇太后這會正和平郡王羅科鐸說話。

羅科鐸是太祖玄孫,禮親王代善的曾孫,祖父是克勤郡王嶽託。

順治五年羅科鐸襲爵多羅衍禧郡王,八年改多羅平郡王,是大清世襲罔替的帽子王,也是禮親王代善系出的第三位帽子王,另兩位是康親王傑書和順承郡王勒爾謹。

除了出了三位帽子王外,禮親王一系還牢牢掌控著兩紅旗,康親王傑書是正紅旗的旗主,順承郡王勒爾謹則是鑲紅旗的旗主。

眼下朝堂因鰲拜倒臺發生動盪,導致朝局混亂,故而太皇太后希望羅科鐸這位平郡王能積極幫助皇帝安撫八旗,以及過去同鰲拜有過勾結的王公大臣,好讓政局平穩過渡。

康親王傑書和順承郡王勒爾謹則負責對鰲拜黨羽的審理,也就是說兩紅旗主導了對鰲拜一黨的審判和定罪。

之前被鰲拜打壓太狠的兩白旗並無重臣參與案件,原因是太皇太后不想讓兩黃旗勢力被削弱太狠,要知道兩黃旗除了是鰲拜一黨的“基本盤”外,也是皇帝直領的上三旗。要是讓兩白旗的人主導對鰲拜黨羽的抓捕審判,弄不好要殺的人頭滾滾。

這對於想要儘快結束案件,恢復朝局穩定,好讓大清全身心投入平叛的太皇太后而言,肯定是最不想見到的。

畢竟,兩黃旗要是被削弱的很了,並不符合皇帝利益。

早前召開的議政王大臣會議上,傑書一口氣給鰲拜定了三十款大罪,遏必隆則被指控十二款大罪,班布林善則被認定十七條大罪。

傑書同勒爾謹又共同建議將吏部尚書阿思哈、戶部尚書瑪爾賽、兵部尚書噶褚哈、工部尚書濟世,侍郎泰璧圖、綽克託、邁音達,學士吳格塞、阿塔,提督劉邦柱,都統劉之源及子劉光等48名官員下獄。

48人中報請處死的官員則有10人,分別是班布林善、塞本德、訥莫、阿思哈、噶褚哈、泰璧圖、濟世、吳格塞,以及潛逃出京的穆裡瑪,鰲拜之子納穆福。

目前小皇帝已經圈定班布林善、塞本德、訥莫、吳格塞、噶諸哈、納穆福六人死刑,要刑部將這六人腰斬棄市。

其餘四人中穆裡瑪潛逃不知下落,已著地方抓捕。

阿思哈同泰壁圖因太皇太后意見暫且革職,以觀後效。

濟世則是小皇帝自己饒過,因為濟世是皇帝的滿語老師。

讓人奇怪的是遏必隆作為鰲拜黨羽二號人物卻不在處死名單中,原因是索尼親自向小皇帝替遏必隆說情,希望皇帝能對遏必隆寬大處理。

索尼之所以勸小皇帝留遏必隆一命,是不希望這次鰲拜的倒臺牽涉官員太多,尤其遏必隆和鰲拜同出鑲黃旗,二人對鑲黃旗的影響很深,已經殺了鰲拜若再殺遏必隆,恐會讓鑲黃旗內眾多鰲拜黨羽擔心被清算從而鋌而走險。

鑲黃旗要是作亂,正黃旗肯定會有部分旗人也跟著參與,兩黃旗一亂,素來與他們有仇的兩白旗肯定落井下石,兩紅、兩藍弄不好也會因為各種圖謀參與進來,如此一來八旗恐怕要自相殘殺。

因此,索尼的意見除了皇帝已經圈定處死的幾人外,其餘黨附鰲拜的兩黃旗官員皆寬大處理,能不殺就不殺,能不抓就不抓。

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索尼作為三朝老臣,意見肯定是非常正確的,現在的大清要的是穩定,而不是動盪。

小皇帝原本不打算放過遏必隆,他對遏必隆同鰲拜帶兵進宮逼迫他處死蘇克薩哈的印象極深,但他的祖母卻同意了索尼請求,代孫子做主革去遏必隆的公爵,將其圈在府中自省。

祖母的出面讓小皇帝感到無奈,私下對被他剛剛任命為內務府大臣的米思翰、刑部尚書明珠、兵部侍郎牛萬程等人言,之所以不能徹底剷除鰲拜黨羽,肅清餘毒,皆因他這個皇帝未能親政緣故。

言下之意倘若他現在親政,祖母和索尼這個輔政大臣便不能左右他的決定。

可能是鰲拜和遏必隆這兩個輔政大臣給康熙的觀感太差,連帶著對多年來稱病躲在家中的輔臣之首索尼也沒什麼好感。

最新小說: 醋精將軍又悔婚了 逐鹿大明 棄女逆襲:大魏最強女宰相 大理寺贅婿 帝國第一家丁 暴宋 我在武工隊 大明:朱家老二,打造海上日不落 我姓王,我的鄰居武大郎 魏挽天傾 兵謀天下,我是趙雲我怕誰 大明小財神 大明:我擺爛了,老爹是胡惟庸 夢起出雲 我的祖母武則天 我家世子爺是粘人精 繡衣御史 逆天萌寶:神醫孃親蘇爆了 紅樓大暴君 紅樓之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