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抗清 > 第271章 聯名勸進

第271章 聯名勸進 (第2/3頁)

所以這件事背後很有可能是忠於清廷的吳軍內部人員故意傳播謠言,打心理戰。

可能性極大。

吳三桂可是收容了一大批清廷降官,這些人其實都是潛在的不可靠份子。

印象中傅弘烈就是這種人。

表面投降吳三桂,暗地給康熙寫效忠信,並且不斷給吳軍制造麻煩。

吳軍的失敗同這些兩面派的存在也脫不開關係。

這種心理戰也是非常狠的,導致很多投降吳軍的將領、官員再次反叛。

吳三桂稱帝后的年號“昭武”也被這幫人屈解,拆“昭”字為“斜日”、“刀口”。

說什麼日已過午,不可久照。

“斜日”又在“刀口”之側,主凶兆,說什麼“賊亡無日矣”!

眼下吳軍形勢大好,這幫人就開始造謠傳謠,可想吳軍一旦顯出頹勢,更多不利吳軍的謠言肯定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不斷打擊吳軍士氣,動搖人心。

王五認為想要杜絕這種心理戰,必須要在吳軍陣營內部進行肅反。

這件事由他這個女婿來辦最好,可惜王五這會連老丈人面都沒見到,甚至都沒有融入吳周集團,屬於心有餘而力不足。

馬寶顯然也不會因為鬼神之說斷言吳三桂可能不渡江。

讓他產生這種判斷的根本原因在於一件事。

他離開長沙前來武昌時,吳三桂派人去了高原(藏)。

“高原?”

王五有點莫名其妙,吳三桂和滿清的戰爭跟高原有什麼關係,歷史上高原人除了被李唐王朝出賣的子民誘惑介入唐朝內部平叛戰爭外,其它歷史時間段高原都是個打醬油的存在。

明清打了這麼多年,高原那邊也沒什麼反應。

這會跟高原更沒什麼關係了。

那吳三桂抽什麼瘋派人聯絡高原人。

張長庚卻想到什麼,疑惑道:“莫非大元帥派人去高原是想獲得蒙古人的支援,亦或請蒙古方面出兵?”

聞言,王五記起來這會高原好像是和碩特蒙古在控制,如果吳三桂有意和蒙古人合作滅清,那派人去高原聯絡確有必要性。

前世歷史上吳三桂造反後的確有個蒙古部落出兵奇襲燕京,不知同控制高原的和碩特部有沒有關係。

馬寶點了點頭,道:“王爺說的是其一,其二是大元帥想請那大和尚出面說和,讓清廷放歸世子。”

“難道大元帥要同清廷劃江而治不成?!”

張長庚驚的臉色都有些發白,傻子都能想到吳三桂真是讓高原大和尚出面說和,那必然會以極大的妥協退讓換取說和成功。

眼下除了劃江而治,張長庚想不出吳三桂還能以什麼條件換回兒子。

可這樣一來,他張長庚就是投機失敗,抱錯大腿了!

“大元帥糊塗啊!此時不趕緊渡江北上直搗黃龍,便是坐失上天賜予中華良機,莫看清廷現在沒有多少可戰之兵,但要給清廷一些時間,他們肯定動員關外留守八旗和漠南蒙古諸部入關!屆時十數萬騎兵蜂擁入關,我軍哪裡應付得了!”

張長庚急的臉都綠了,心中沒來由生出悔意,早知道吳三桂這會還想著同清廷議和,打死他也不可能降吳的。

“縱是大和尚出面,此事也絕不會成功,我敢斷言清廷寧可失去關內,也不會放世子南歸!大元帥此舉除了貽誤戰機,於我軍絕無半點好處!”

王五心中也是又氣又急,面上卻不便表現太多,畢竟吳三桂是他岳父,馬寶又是吳三桂的無比器重的大將。

可以說是吳三桂的頭馬。

心急之餘,已是橫下心來將刺殺吳應熊一事提上日程。

免得吳三桂還對此事抱有幻想,一步一步掉入清廷為他編織的幻想當中。

“自古強弱鬥爭,弱者之利在於行動迅速,強者利於較量實力。富者與貧者打官司,貧者樂意儘快使案子完結,而富者樂意把案子拖得長久,大元帥此舉相當不智”

張長庚的意思是雖然如今吳三桂已得四川、湖南兩省,兵鋒也入了江西和陝西,但西南雲貴川三省因清軍荼毒人口十不存一,三省能被吳軍完全掌控的人口最多兩百多萬,素有魚米之鄉的湖南如今總人口也就兩百多萬。

換言之,吳三桂目前控制的人口最多四百餘萬,而清廷則至少控制一千五百萬人口,論地盤更比吳三桂多的多,尤其清廷在北方地區的統治非常穩固。

最新小說: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輪迴 廢土崛起 北伐快成功,十八道聖旨召我回京 曹主播的修真日常 過去傳 末世之超級虐殺原形系統 名偵探柯南之我的忌諱 天降物語 龍珠重生 星術永恆 輪回終焉之光 穿成反派暴君的心尖寵 同村的喪彪成了滅世反派 被貶後,我三十萬大軍馬踏皇城! 古劍尋陵 妄想大世界 哈利波特之艾奇 死神之羅君 僵屍出山 無限之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