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方面在收到江難訊息的第一時間就派人來荊州“報喜”。
得知老張一次性弄死了四千多八旗兵,自身基本無傷亡,也確保尚之信成功逃脫去了廣東,王五不由沉默了,半響才對替舅舅來報喜的章阿慶道:“你舅舅手條子夠辣的啊,我不如他。”
“辣?”
章阿慶理解為五叔是在說他舅舅毒,但不以為然,因為無毒不丈夫。
吳王大軍離武昌已不到百里,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既然都準備追隨吳王興明討虜了,那肯定要把韃子弄得少少,把自己兄弟弄得多多。
說實在的四千多韃子,怕吳王起兵以來也沒殺這麼多吧!
“五叔,那舅舅的事?”
章阿慶這次過來主要目的是確認舅舅是否百分百能被封王。
這也是老張最關心的事。
別人殺了,吳三桂那裡卻不給封王,叫他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放心,這事我包了!”
王五讓章阿慶回去讓他舅舅寬一百個心,趕緊殺羊宰豬準備迎接吳大元帥進城,要是時間夠的話最好把城中衛生再搞一下,另外再發動武昌數十萬軍民隆重歡迎吳大元帥入城。
新朝新氣象嘛。
不是拿老張開心,而是封王一事絕對沒問題。
除了老張自身條件好外,四千多八旗兵也的確夠給他封王加分了。
何況除了王五這個女婿給老丈人寫信為張長庚請封王爵,汪士榮這個湖北巡撫也親自過江去說了。
方方面面對此事都挺重視的。
王五更是將老張封王當作頭等大事來辦。
沒辦法,不拿下武昌吳軍就沒法過江!
哪怕現在調不回派往江西和廣東的兩路大軍,只要吳三桂中軍這四五萬人先行過江,局面依舊是一邊倒的趨勢。
老丈人過江全力往北打,王五於公於私也不會躲在荊襄坐山觀虎鬥,怎麼也要帶三鎮兵一起上的。
只要能全殲河南的達素集團,這場戰事基本就能中場休息,開香檳都可以。
想到武昌即將成為吳軍渡江的前哨,王五一高興送走章阿慶後去找妻子打了一炮。
也算是報恩。
這次小蠻熟門熟路了,不僅不抗拒還主動了許多,讓王五喜不自勝。
稍作收拾後便帶人去漢陽視察新編的忠勇鎮。
忠勇鎮的統制田文是王五的“老班底”,軍事指揮能力不算上佳,貴在忠誠。
因為各鎮兵馬都要從原先各營抽調,從軍官到士兵上上下下也要有個磨合過程,武器裝備和訓練這一塊也需要時間來打造,所以田文這會也是忙的團團轉。
王五沒有過多插手軍隊整編的事,基本交由總管府三大處和各鎮自行落實,於他這個總管大人而言讓士兵吃好、喝好、住好、穿好勝過同他們講若干大道理。
就是保證餉銀到位,絕不拖欠。
這年頭,當兵還是樸素的。
誰給錢,就給誰賣命。
沒多少信仰問題。
軍官任命這一塊,王五卻沒有做甩手掌櫃,十分上心。
營官以上任命權收在總管府,也就是說三鎮所有營官以上的將領都是王五親自給發的委任狀。
每個人的底細也都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