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安排過後,狗剩悄悄過來密報一件事,說是在保康以南的歇馬河發現一支清兵。
人數不多,百來人而矣。
因歇馬河北岸駐有明軍一支巡邏隊,那支清兵不敢冒然渡河,卻也沒有就此返回宜昌,而是在南岸觀望。
“五哥,我們的人說那支清軍中可能有大人物,是不是派兵去把他們抄了?”
狗剩的右腿在接應茅麓山軍民突圍時受了箭傷,好在經大半月調養好的差不多了,就是走路時還是有點一瘸一瘸的。
“是牛旗他們。”
王五知道那支清軍中的大人物是誰,不就是那位年輕帽子王麼。
傑書從宜昌滾蛋就是王五的意思,不過這個建議是透過朋友圖爾格執行的。
達素現在南陽,以達素的背景傑書在南陽也呆不下去,用不了多久就會帶著牛萬程滾回燕京。
只要這位帽子王和八十萬禁軍教頭抵達燕京,那麼接下來就會有好戲上演。
“你親自帶人過去安排,讓牛旗他們過去,咱們的人銃口朝天放幾下便是。”
由於南北府分治,襄陽又在忠貞營手中,傑書和牛萬程想回南陽只能走明軍尚未完全佔領的鄖陽。這條道不是太好走,而且也有一定風險。
為安全起見,王五安排狗剩帶人“照顧”北逃的傑書一行。
以確保這位帽子王安全回到河南境內。
狗剩走後,王五從臨時住處出來去找從襄陽過來的袁宗第和劉亨。
這次交換的明軍俘虜都是忠貞營的人,接收後肯定要去襄陽,王五沒理由把人帶去荊州。
袁宗第和劉亨因等的無聊便在下棋,王五過來後直接將吳三桂起兵訊息告訴二人。
袁、劉二人的表情同王五部下一樣都是無比震驚。
“吳軍現已拿下貴陽,不出意外的話馬上就會進軍湖南,”
王五推斷吳軍主力肯定會朝荊襄而來,因為這裡已經有他這個女婿打下了基礎,由荊襄北上於吳軍最有利,但這就要涉及吳三桂和闖營之間矛盾如何解決了。
另外吳軍在湖南進展是否如貴州一般也不可知,王五印象中吳軍好像在湖南挺麻煩,直到吳三桂死好像才徹底解決湖南。
雖然他不希望荊襄成為主戰場,但吳軍真要走荊襄他也只能配合,畢竟當下滅清才是頭等大事。
也不知虎帥和洪部院他們是否願意借道,便想跟袁宗第、劉亨先通個氣。
尚未開口,外面來報說是清軍的使者來了。
王五以為來的是康恩倍,結果發現不是。
來的是滿洲正藍旗出身,同康恩倍一樣在西安駐防八旗任參領的哈克三。
這個哈克三一見到王五,就說第一批俘虜三千人已經帶來,希望馬上和明軍這邊交接。
俘虜中沒有南安侯郝搖旗同李來亨世子李復國。
原因是二人早前被押送到西安,如今正在送來的路上,最快也得三天後才能到。
袁宗第對此沒有意見,正準備同意時,卻聽王五對那哈克三道:“五千匹戰馬可帶來了?”
“什麼?不是三千匹麼,怎麼會是五千?”
哈克三愣在那裡,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五千匹,一匹都不能少!我們剛剛收到訊息吳三桂已經起兵反清,這對於你們意味著什麼,我想不須我多說。”
說完,王五打量了眼眉頭緊鎖的哈克三,“請告訴你們的富大帥,吳三桂的使者已經到了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