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不管是為了李來亨、袁宗第這些漢家最後的氣節,還是統一戰線需要,王五都得將忠貞營從西山絕地救出來,併為雙方重新合營以及消彌闖營與吳三桂之間的仇恨付出努力。
計劃很好,想法也對。
但這些都只是他個人一廂情願的想法。
汪士榮所言不是沒有道理。
“我知額駙心中所想,然王爺與李闖之間的血海深仇真是一句先聯合共同抗清可以抹掉的麼?額駙又怎知王爺心中李闖餘孽不是最大敵人?”
汪士榮不希望大好局面因為西山這些李自成餘部分崩,其提出一個概念。
這個概念類似王五所認知的攘外必先安內念頭。
也就是在吳三桂眼中李闖餘部才是他最大敵人,因此為了可以心無旁慮的對付清廷,避免李闖餘部給他添亂,吳三桂極有可能在起兵後殺到長江時要求王五這個女婿替他將隱患除掉。
“誠如清廷上下都認為王爺必反,天下人也都知道清廷一定會削藩,那在下敢問額駙,王爺是不是同樣也會認為忠貞營這些人將來不僅不會臣服於他,反而會與他為敵?既然如此,換作在下也要趁忠貞營弱小之時將其連根拔除,難不成還要養虎為患不成?”
汪士榮進一步問道,“如果王爺屆時定要額駙動手,額駙是動手還是不動手?”
這句話聽著是問,實際也有威脅之意在內。
王五不動手反而全力支援忠貞營,荊襄明軍總兵力也不過兩三萬人,其中能戰之兵萬餘,而這能戰之兵的一多半還是吳三桂秘密輸送過來的。
局面真到不可挽回之時,王五不動手,高大捷他們也會動手。
更休提已經殺到長江邊的十幾萬吳軍精銳。
汪的意思也就是與其後面麻煩,不如現在就解決這個問題。
將襄陽讓給忠貞營,一來可以全了忠貞營對你額駙的恩情,不使你背上不義之名;二來也能讓昆明那邊不致對你額駙起疑心。
第三個好處汪士榮沒說。
王五心中有數。
將襄陽讓給忠貞營實際也有讓忠貞營替他以及背後的吳三桂擋刀的因素。
就跟吳三桂秘密資助女婿在荊州造反一樣,同樣也是轉移壓力的一種政治手段。
王五不得不認真考慮汪士榮的提議。
僅事實來看,說句難聽點的,卡里餘額一個億的吳三桂憑什麼和卡里清零的忠貞營合夥開公司?
前世吳三桂起兵時吳周集團很多人勸他以復明為號召,但最終吳三桂選擇單幹。
原因就是難道將來還要再殺一個朱明皇帝麼?
所以,吳三桂起兵與否與復明其實都沒有關係,甚至還會遠遠將明朝撇在一邊。
不是僅憑韓王高風亮節的一句話,吳三桂就將一個億全部打進雙方共同賬戶的。
除了吳三桂勢力雄厚,根本不將就剩點殘羹的李闖餘部放在眼中,此外就是都清楚真正主導忠貞營的不是韓王,也不是永曆朝廷派去的洪部院、潘監軍,而是李來亨、袁宗第這些“闖賊”餘孽!
擺在王五面前的似乎只有按汪士榮的意見辦,且必須趁早,不然他這個女婿同吳三桂這個老丈人之間必然會生出嫌隙,進而撕破臉皮。
那樣便宜的就是清廷。
王五沒有給汪士榮明確答覆,只說等回到襄陽再定。
汪士榮也知此事關係重大,不好催促額駙,且要說的話都說了,要是額駙執迷不悟那他也沒辦法。
提到另一件事。
就是既然已將李闖餘部從西山救出,也奪取了襄陽這座重鎮,放眼明軍周圍只有三股大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