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幸的是,胡印選的犧牲不僅成功在清軍防線炸出了一條缺口,更讓清軍短時間內喪失了有效反擊的能力。
或者說來不及反應。
成功渡河的明軍在餘加日的帶領下奮不顧身向豁口衝去,河灘上百多名還沒明白怎麼回事的清兵被明軍的人潮洶湧吞沒,連個浪花都沒翻一下。
“衝過去!”
餘加日親自帶隊拼死向缺口內猛衝,部分明軍則在總兵應紹接應下不停用大斧劈砍排樁,好將缺口撕的更大。
“賊兵攻進來了,快攔住他們,他媽的,快攔住他們!”
張朝義的副將宋加德最先反應過來,眼見明軍順著缺口衝進營中嚇的趕緊帶兵上前阻截。
又見有一明軍將領衝殺在前,便持刀衝上想將這帶頭衝鋒的明將斬殺,以此迫退明軍,未想一刀下去卻是沒有砍中那明將,反而被明將猛的向後推了幾尺遠。
待那明將怒目向他揮刀砍來時,宋加德竟是本能的心狂跳了下,之後竟然棄了對手不顧周遭士兵掉頭就跑。
他這一跑,讓上百名本就硬著頭皮前來阻擋的營兵瞬間失去搏殺慾望,趁著明軍還沒貼過來也是扭頭就跑。
“追!”
見清軍膽寒逃跑,餘加日不禁大喜,揮刀便要帶人去追,眼角餘光瞥見的一幕卻讓這位前軍都督沒來由的心如刀絞,胸口如大石壓著難以喘氣。
不遠處一排半塌的木樁上躺著一具只有上半身的屍體。
是以死為明軍換得一線生機的總兵胡印選。
“老兄弟,要是見到闖王,別忘記替我問個好,告訴闖王咱老闖營的弟兄沒給他丟臉,這大明朝臨了是咱老闖營在保咧!”
默默將掉落在邊上的頭盔重新戴在胡印選腦袋上後,餘加日提起滿是血汙的長刀再次衝向了前方的清軍。
清軍主將張朝義已經穩住心神,命人再次向後方的漢軍副都統張天福求援後,這位將門虎子即帶著親兵隊上前督戰,遠遠看到明軍已經順著缺口湧進營中,不由有些焦急,旋即看到河中似有一面將旗正在向岸邊移動,心中更是一突,拔刀大呼:“賊孫過河了,殺賊孫者賞千兩,官升三級!”
“賊孫”是清軍對李來亨的藐稱,意“闖賊之孫”。
若過河的真是“賊孫”,便意味這一戰明軍是用盡全力,若能將明軍攻勢擋住且擒殺李自成的賊孫,他張朝義的大名立時便能傳遍天下,榮華富貴也是唾手可得。
念及此處,不知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還是功名利太過誘人,在明軍已然攻破防線當口,張朝義竟然沒有選擇坐鎮主帳指揮,而是選擇帶兵直撲河中正向岸邊靠攏的將旗。
也許是想擒賊先擒王。
成功渡河的李來亨此時已經會合應紹等人準備向營中推進,剛到缺口處就見左翼有一股清兵正朝這邊殺來,人數還不少約有數百人之多。
應紹忙要帶兵去擋,未想虎帥卻已箭步上前,拔刀朝一眾追隨自己渡河的親兵喝道:“迎上去,砍人先砍腿!”
“砍人先砍腿!”
兩百多左手持挨牌,右手持短刀的李來亨親兵聞令立時朝那股清軍殺了過去,快接近時前排的人突然腰猛的一彎繼而以翻滾姿態向前推進。
動作極其詭異,看著就好像一群人在地上打滾般。
這些親兵是李來亨一手訓練,戰術是當年其祖父李自成用來對付明軍騎兵的滾堂刀法。
這種刀法本是專砍騎兵馬腿的,但因夔東地區不適合騎兵作戰,因此李來亨便將滾堂刀專砍馬腿改為專砍人腿。
長年訓練下,這些滾堂刀親兵身法、刀法皆盡嫻熟,翻滾而前,挨牌護身,不露出半點刀光,頃刻之間便抵至清軍面前,沒有任何遲疑短刀揮出。
一刀一腿,藤牌護身,得手再滾,毫不停留。
一連數滾,地上到處都是斷腿和哀嚎的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