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抓一個殺一個,反而會讓軍心更加動搖。
潘監軍見狀也不好再說什麼,將目光投向韓王。
眾人目光也隨之看向韓王,因為虎帥說了是否突圍要韓王、部院、監軍一塊定奪。
三人中,肯定又以韓王意見最重。
畢竟,這位是目前在包圍圈內僅存的親藩。
是可以代表明室的。
要不是韓王不願意登基稱帝,恐怕眾人早就改口稱他“陛下”。
“眼下情形艱難不亞過去,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孤不懂軍事,但孤卻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
說到這,韓王緩緩起身環顧諸將,最後目光落在身體瘦削的部院洪育鰲臉上,彼此目光交匯後再無猶豫轉頭對眾人道:
“孤與洪部院議過了,眼下局面確是無法再守,故當由臨國公、靖國公率我軍精銳迅速突圍東去會合湖廣總兵王耀武繼續抗清,其餘行動不便之老弱、家眷隨本王、部院、監軍留守。”
“什麼?!”
韓王所說如一顆炸雷於屋中炸響,驚的諸將嗡嗡一片。
“殿下乃明祚法統大義所在,豈能居留險境!若要留守,由我這個臨國公留下便是!”
李來亨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出聲反對,情緒很激動。
“不錯,殿下、部院、監軍都要走,誰也不能留下,小老虎更不能留,要留留我老袁便是!”
袁宗第反應也很激烈,因為他萬萬沒想到韓王他們會有留下的想法。
雖然韓王的部署實際最符合明軍利益,也能大大提高突圍成功性,但無論是作為大順朝的綿侯,還是作為明朝的靖國公,他袁宗第都不可能讓明室最後的希望葬送在這裡。
真要沒了韓王、部院、監軍,他們這幫人就算突出去又有什麼用,又能拿什麼號召天下人繼續抗清到底。
在場的諸將也是紛紛反對,其中以左都督郭升、總兵秦國棟二人態度最是激烈。
郭升情急之下竟是直接走到韓王面前,拉著其袖淚流滿面道:“若殿下有失,天下人怕是以為我老闖營棄了明室!”
“殿下心意末將如何不知,然殿下可曾想過將士是否願意丟妻棄子獨自求活?”
秦國棟是在場諸將唯一一位非闖營出身的將領,其本是西軍白文選部將,降清後歸總兵穆生輝節制。穆死後,秦即復降明軍。
“殿下和部院、洪公公要是不走,我等也不走!”
前軍都督餘加日越過人群,斬釘截鐵道:“大不了都死在這,省的叫天下人以為我們老闖營的人都是群沒卵子的慫貨!”
“對,要走一起走,要死一起死!”
“殿下在哪,我們在哪!”
“真要到了最後,能和殿下、部院、公公這等人物同死,也是我等的福份!”
“不走了,媽的,跟他清狗拼了!”
“天下皆降我闖不降,都他孃的在這山裡扛了二十年,誰他孃的還在乎活不活!”
“”
一眾闖營出身的將領或許大字不識幾個,或許都沒聽過多少忠臣故事,卻架不住人人都有一顆誓死保國的赤膽忠心。
群情激昂中,竟是無人提半句突圍,皆願將一腔熱血灑在這大明最後的國土之上。
“諸位,諸位”
望著眼前這群憨厚直率的漢子,韓王動容,部院動容,公公亦鼻酸難耐。
大明到了最後,竟是世人唾棄的賊人們在拼死力保。
難不成,真就是“賊寇”死社稷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