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年後各路援軍、物資到達,仍就是一支叛軍無法撼動的重兵集團。
在仔細聽完董學禮分析當前利弊得失後,加之交通線遲遲不能恢復,且流民問題愈演愈烈,讓第一次領軍出征的傑書心下開始動搖。
兩天前,奉命鎮壓流民的湖北總兵牛萬程發回急報,其部在宜昌與荊州交界的瑪瑙河遭到流民伏擊,牛萬程雖奮力指揮所部抵禦併成功擊敗流民,但其部下死傷竟也多達三四百人。
這是過去從未有過的。
畢竟,流民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甚至連最基本的武器都沒有。
如此流民只能對付地方上的弓捕青壯,和營兵對上往往百多個營兵就能追著幾千個流民跑。
不說是望風而逃,卻是真正的一觸即潰。
然而,在牛萬程的這份戰報中,其以極其震驚的口吻說他發現流民隊伍中竟然出現了火銃,弓弩,甚至連甲衣也有一些,戰鬥過程中無論是進攻還是撤退,埋伏他的流民隊伍都明顯出現了“正規軍”跡象。
牛萬程懷疑是不是有營兵加入流民隊伍為虎作倀,如同當年明朝的邊軍加入流民般,使得流民隊伍開始具備對抗官軍的能力。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原本只是被認為小患的流民隊伍很有可能會成為繼西山賊、荊州叛軍之後,又一股嚴重威脅大清統治的力量。
根據種種跡象,牛萬程不排除有西山賊小股人馬潛出和流民合流,從而組織領導了流民隊伍。
因此,希望上面能夠對此事加以重視,最好是調查清楚,免得後面吃虧。
接到牛萬程的急報後,傑書立即將阿密達叫了過來,讓其帶人到周邊巡察駐汛營兵情況,看看有沒有營兵為亂。
另一方面給湖北巡撫胡全才、漢軍鑲黃旗副都統張天福發去公文,要求二人調查封鎖線是否存在疏漏。
輔國公特爾親卻認為流民隊伍的壯大可能同營兵、西山賊沒有關係,而是城中叛軍所為。
畢竟,荊州眼下水路仍是開放,每日進出船隻甚多,叛軍真要利用流民只需派出精幹小隊人馬加以領導即可,甚至只需提供一些軍械就能起到利用流民的作用。
前番沙市被襲,不就是城中叛軍利用水路運兵偷襲所致麼。
問題是哪怕確定城中叛軍暗中支援各地流民,苦於沒有水師的清軍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一切的一切還是回到原點,那就是到底撤不撤。
傑書作為親王兼任的靖西大將軍,有權力不經燕京同意就下令撤軍,湖廣提督董學禮為其制定的大包圍圈作戰計劃也的確可行。
將此方案上報燕京,以鰲拜的眼光當不會反對。
只是正當傑書決定撤軍開春再戰時,湖廣總督張長庚卻突然從武昌來到荊州,堅絕反對撤軍,並以極其強硬姿態宣佈他這個總督大人與叛賊誓不兩立。
“今日撤軍,撤的不是軍,撤的是大清的臉面,是大清的江山社稷!”
當著年輕帽子王的面,張長庚將自己的頂戴直接摘下放在案桌上,然後命隨從取出自己的王命旗牌,環顧帳中一眾旗漢官員,正氣凜然道:“敢有言撤軍者,本官以先帝欽賜王命旗牌斬他,再向皇上、太皇太后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