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達到了政治宣傳作用,又達到了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
雖然目前尚沒有同城外的清軍建立明清軍事對話通道,也沒有同清軍目前主帥固山貝勒董額直接對話,但是一線已經實質性達到停火標準。
你不動,我不動。
王五認為這樣很好,反正他是做長期堅守準備,壓根沒想現在出去浪。
硬耗的話城中資源是不及滿清,但一兩年卻足夠了。
也許在清廷眼裡時間在他們那一邊,可王五知道,時間站在他這一邊!
那麼,大家都不動最好。
如同1918年的歐州,西線無戰事。
但他清楚,這個靜默期不會太長,因為幾天後傑書就來了。
這位年輕的大將軍王想來不會甘心真的在荊州城外圍困他王五一兩年。
安瀾門主將張天放認為任由清軍佔據泥牆搶修工事會對後續守城構成威脅,因此請求出兵將清軍逐回戰役始發線。
就是清軍必須退回至少五里開外。
王五沒有同意,一是因為明軍現在能夠動用的野戰兵力不足以擊潰城外清軍,強行將手頭能夠動用的精銳兵馬用於與清軍的正面硬拼,不符合他長期堅守的戰略思想。
二來真沒有這個必要。
泥牆距離城牆是近,也肯定會成為後續清軍發起攻擊的“橋頭堡”。
但是,這座圍繞荊州城的泥牆並不堅固,由於趕工期原因可以說是草草築成,也就是壓根沒有夯實。
如果下雨的話,這座泥牆就會被雨水浸溼自動崩塌。
塌不了,也會變成一座爛泥牆,壓根沒法站人。
荊州,地處長江中游,這裡從來不缺雨水。
最近沒下雨,不代表後面不下。
天氣,也是戰爭的輔助手段之一。
歷史上,荊州也一直是洪水重災區。
誓死保衛荊州大堤,王五可是印象深刻的很。
不是沒做過最壞打算,就是哪一天真要守不住荊州,他會派人挖開荊州防洪大堤。
時間段是明年夏季,後年夏季。
一年之中長江最危險的時候!
這是個厚黑不能記入史書的手段,也是個折壽的手段,不到最後王五是不會幹的。
因為,這麼做會造成地方和百姓的巨大損失,難以估量的那種。
死一個清兵的代價是死一百個百姓乃至更多。
城下的屍體清軍抬運的差不多了,城門樓上的王五看到有一群營兵累的蹲坐在地上抽著旱菸。
只要他下令,一陣亂銃就能把這群營兵轟成篩子。
逃都沒法逃的那種。
但那幫營兵卻是一點也不害怕,更沒有緊張,一邊抽著旱菸一邊聊著天,時不時的有營兵抬頭朝城牆看一眼。
抽菸,這個時代已經是常態,當年因為吸菸者眾多,崇禎甚至下過兩次禁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