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兩邊都是他得罪不起的存在!
一邊是兇名滿天下的八旗大兵,一邊則是剛剛歸降的悍匪,他能管得了誰?
好在綠營那邊去找了知府衙門,壓根沒經過他這知縣衙門,這讓鄭本玉鬆了口氣,一點也沒有因為綠營瞧不起自己感到不滿,反而沾沾自喜,認為自己是吉人自有天相。
壓力給到知府大人了,知縣大人倒是想瞧出好戲。
沒想到這一夜剛過,滿城的八旗大兵就出來報復殺人,致百姓死傷上百人,綠營的兵氣不過跟八旗大打出手,這讓準備瞧一出好戲的鄭知縣當場就給嚇癱瘓。
事情鬧這麼大,哪裡還有他置身事外的可能!
八旗兵贏了,肯定會說綠營造反,然後在荊州城上演不封刀的把戲。
綠營贏了,他不造反也造反啊!
哪有綠旗打主子八旗的道理。
所以,這事鄭本玉想袖手旁觀都不行,驚慌之下便去府衙準備同知府大人商議,半路接到訊息知府大人叫一幫綠營兵請去界門了。
按說這時鄭本玉這個倚郭知縣也應該去界門,好同知府一起盡力協助調解旗漢雙方矛盾,不使事態激化。
然而更要命的事傳出來了。
欽差大臣莫洛被綠營兵給打死了!
這下子真就完了。
鄭本玉哆嗦半天后急令轎伕趕緊回縣衙,他不管了,什麼都不管了,趕緊回去收拾細軟先出城再說。
因為他已經預見荊州城屍山血海的場景。
不想半路又被一夥人給攔住了。
是城中八大行會的主事聯名請知縣大人前去議事。
鄭本玉知道八大行會請自己過去肯定和眼下旗漢衝突一事有關,真心是不想去,因為他去了也沒用。
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欽差被殺一事,註定荊州城將掀起一場暴風雨。
然而行會的人卻怎麼也不肯讓知縣大人離開,甚至在知縣大人的怒斥下直接換了轎伕把人給抬到了會議地點。
行會的人為何如此無視縣太爺?
原因是行會雖是民間自發組織的行會,但衙門做任何事情都要依靠行會,甚至連斷案都得依照行會制定的行規來斷。
平日衙門徵商稅、採辦什麼的,也都是由行會來辦。
總之,離了這些行會,縣衙大小事根本運轉不了。
且行會主事都是城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後臺背景沒有哪個會小於知縣,如此一來,沒事的時候大夥尊你一聲縣太爺,有事的時候未必就那麼客氣了。
被強行抬到行會議事所在米糧總鋪的鄭知縣無奈硬著頭皮下轎,上到二樓後發現除了八大行會的頭頭腦腦,府城有影響的人物基本都在。
大抵就是荊州城的精英全在。
通常這種規模的精英聚集,必定是知府大人出場才對。
問題知府大人叫營兵帶走了,所以眾人一商量就把鄭本玉這個倚郭知縣請過來。
看到知縣大人過來,眾人趕緊上前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