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縣是荊州府城倚郭,即府治所在。
常言道前生作惡,知縣倚郭;惡貫滿盈,附郭省城。
不管是在省會當知府,還是在府城當知縣,這官都不好當。
原因無它,就是頭上頂著個“惡婆婆”。
大小事做不了主,還得天天應付“惡婆婆”,省城、府城所在各方勢力關係錯綜複雜,稍不留神就會得罪人,因而只要有半點選擇餘地,是個官都不會當倚郭官。
哪怕在吏部侯著補缺,也不願上任。
現任江陵知縣鄭本玉是順治十五年漢榜賜同進士出身,當時名次排三甲114名。
三甲一共174名。
這個成績不好不壞,所以吏部將其派到荊州府治所在的江陵當知縣,實際是很不錯的安排。
畢竟,府治所在一般都是上等縣,縱是頭上頂著個“婆婆”,辦事沒多少權力,但弄點油水是沒問題的。
正常程式安排的話,鄭本玉八成是派到偏遠地區當知縣。
幾年甭想挪窩的那種。
碰到窮山惡水出刁民的地方,他這縣太爺都得時刻擔心自個的腦袋會不會叫刁民給摘了。
畢竟,大清剛剛平定明朝江山,各地匪患依舊嚴重。
因此,鄭知縣對現在這份工作還是很滿意的,就任三年以來也沒少撈錢。
但這個滿意度隨著朝廷在荊州設滿城後就開始不斷下降。
滿城,可不是單單將府城劃一半,而是這城中硬生生多出兩萬多老太爺來。
那駐防八旗甭管是旗丁還是家眷,都是鄭本玉這個知縣得罪不起的存在,甚至連那幫旗人的阿哈奴才,他鄭知縣都得賠著小心。
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人家背後站著的是誰。
原本頭上只有個知府婆婆,現在卻是多了上萬個婆婆出來,再孝順的媳婦也頂不住。
說句難聽點的,那滿城出來的韃子隨便哪一個都能騎在他這倚郭知縣頭上拉屎拉尿,而他這個知縣不僅不能生氣,還得擠出笑臉供著,要不然甭說這官了,腦袋保得保不住都是問題。
怕得罪八旗大兵還是其次,最主要的就是害怕八旗大兵在城裡惹事生非,那樣一來他這個倚郭知縣麻煩就大了。
苦主們第一個要找的衙門就是他江陵知縣衙門。
秉公處置,知府大人都不敢,況他這個知縣。
不秉公處置苦主們肯定不依,屆時上告起來,上面可不管你有沒有能力秉公處置,只會罵你不會做事,不能將“麻煩”第一時間就地解決,反而把矛盾往上交,你這不是成心給上面上眼藥麼。
輕則革職,重則辦你。
因而打八旗大兵入駐之後,鄭本玉就天天求菩薩告爺爺的,希望老天爺保佑接下來的兩年任期內旗人大爺們千萬別惹事。
真要惹事也別傷人,更別殺人,那樣的話使點銀子補償總能把事給平了。
但要傷了人、殺了人,就不是銀子能解決的事了。
府城這地方,人多眼雜,在任的、退休的,有頭有臉的人實在太多,一個解決不好就會掀起對衙門不利的輿論。
如此也會導致他鄭知縣風評不佳,影響仕途。
可偏是怕什麼,它就來什麼!
昨日旗兵和營兵在草市泰山廟鬥毆以致旗兵七死,營兵一死的訊息傳到縣衙後,鄭本玉當場就嚇的面無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