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嘆口氣道:“辰河公子真是洞悉天下之事,但就算如此,又有何辦法?”
楊錫道:“劉大人不必氣餒,人之一生,不如意之事十有*,但人卻總要抗爭,我以為,人定能勝天。若劉大人不嫌棄,你我可以成為朋友,我楊錫做事,對朋友兩肋插刀,此點相信劉大人早有耳聞。若你我交好,他日若有人想動你一根頭髮,也要掂量掂量他是否有與我辰河商會十萬大軍過招的實力。他劉表都不行,劉琮更不行,至於劉備,若想佔荊州為己有,我幫你攆出去也未嘗不可。”
辰河商會有這個實力,就算現在打上荊州,劉琦也信。
但這話劉琦卻覺得奇怪,怎麼劉皇叔也扯上了,遂問道:“劉皇叔對我卻並無芥蒂,辰河公子怎地將他也算上?”
楊錫道:“君不聞有隆中決策?”
“何為隆中決策?”劉琦好奇。
楊錫道:“劉玄德數月前上隆中找一軍師,名曰諸葛亮,此人未有寸功,為何得如此重視,便是其向劉玄德獻上隆中決策。”
於是楊錫將隆中決策內容細說一遍,特別強調其中第一步先取荊州。
劉琦是有識之士,一聽這隆重決策內容,設身處地,若自己是劉備,必依計而行。
楊錫道:“劉備如今極力交好於你,私下裡定然也極力交好劉琮,屆時不管你二人誰為荊州之主,皆會成其傀儡,因其有三員大將,皆萬人敵,慢慢掌握軍權,荊州蔡瑁張允之流,能與其爭鋒?抑或說到時候劉將軍自己能將其擊敗?”
劉琦被楊錫問得啞口無言,心下大驚,原來這才是荊州最大隱患,但自己哪裡知道如何應對,是以問楊錫道:“那如此,該如何是好?”
楊錫道:“此事劉大人卻不必擔心,擔心無用,荊州那邊,劉大人勢必指望不上有任何助力,但劉大人卻可以與我辰河商會結盟,互為助力,建立感情嘛,哈哈。”
楊錫舉起酒樽,喝了一杯,劉琦雖不習慣此種交流方式,但也覺得不拘束,遂也喝了。
此次談話,沒有更多內容,卻奠定了一個可以溝通的橋樑,楊錫覺得劉琦還算比較靠譜,不是一根筋的主,往後可以拉攏一下,就像黃傑那種貨色。
卻說劉備領劉表之命,以新野之軍,北進至葉縣,曹操因自身正與袁譚袁尚對壘,並不能抽身,是以命夏侯惇引兵三萬來守,號稱五萬。
劉備兩萬機動,加新野守軍,合兩萬五,至葉縣又分兵,只一萬五千可出戰,與夏侯惇周旋。
劉備想考校諸葛亮真才實學,也覺自己能力確實難獨撐場面,將調兵劍印交於諸葛亮,全軍由其排程。
張飛自是不服,便與關羽道:“且聽他先排程,行與不行,一戰便知。”
關羽只管捋順自己鬍鬚,張飛並看不出雲長表情。
張飛正不服,卻有諸葛頒佈下來流程,張飛、關羽各引兵馬埋伏與博望之左的豫山,右安林,然後請關羽之子關平則引兵帶上易燃之物,準備燒夏侯軍糧草。又有樊城過來趙雲,為前鋒,前去叫陣,只需輸,不許贏,引夏侯來追,各將依計行事,違令者斬。
張飛只是冷笑,準備看孔明笑話,其他各將也自是心中有些想法,皆認為諸葛亮紙上談兵。
諸葛亮又請劉備棄營而走,但見火起,便引軍殺回,諸葛自己,則與麋竺麋芳共守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