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說這一屆的軍事學院,畢業生全部是半路出家,基礎不夠好,不過一屆幾百人出來,至少可以增加幾百人的排級、副排級人才,到時候整個軍隊的文化水平,就會提高很多。
但等陸遜他們這一屆出來就不一樣了,全部是從小學一路升上來,這才是真正的有素質人才。
與大喬的約會,持續到晚上一點,兩人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楊錫在這裡風花雪月,其他諸侯卻一個都沒閒著,袁術自戰敗之後,三個月以來,一直在擴軍,以彌補損失。
至六月底,已然帶甲五萬,他現在不想著與楊錫戰了,而是調轉矛頭,將注意力集中在東邊的徐州。
徐州的劉備,因為做州牧也沒多久,根基比較薄弱,軍力也相對較少,不過萬人,而且北方還有曹操和呂布,需要分兵駐守,這就成了袁術的下一個擴張目標。
原本呂布被曹操戰敗,逃奔徐州,劉備接納了他,是很好的一件事。但劉備萬萬沒想到,自己還需要分兵防備呂布。
六月,袁術從淮南起兵進攻劉備,準備奪取徐州。劉備使司馬張飛鎮守下邳,親自率軍進至盱眙,淮陰一線,迎戰袁術。
二軍相守月餘,各有勝負,僵持不下。
這時,陶謙故將曹豹與張飛發生矛盾,張飛殺曹豹,城中混亂。
中郎將許耽招引呂布襲取下邳,張飛兵敗逃走,下邳被呂布佔領,劉備聞知,急忙帶兵回救,軍至下邳,不戰自潰。
劉備收合散兵,與袁術再戰於廣陵,又大敗,遂引軍屯於廣陵附近的海西縣。
時劉備軍糧斷絕,退無所歸,於是請降於呂布。
呂布以劉備為豫州刺史,使其軍屯於小沛。不久,袁術遣大將紀靈等率步騎三萬再攻。劉備向呂布求救,呂布親率兵千餘馳援。呂布先出百為二家講和。
他將紀靈請至營中立戟於營門之外,然後手持弓箭對紀靈說,如果我一箭射中戟上小枝,請二家罷兵,如若不中,但憑爭鬥。
說罷,呂布大步走出,兩邊眾將都跟上觀看。
呂布英姿颯爽,搭弓射箭,在所有人驚愕的眼神中,一發而中,中的果然是戟上小枝。紀靈等大驚,畏呂布之勇,引兵退去。劉備之圍遂解。
這就是著名的轅門射戟了。
後人李漁評價呂布曰:“布一生只擲戟與射戟二事,真風流千古。”
又有曰:“昔日將軍解鬥時,全憑射戟釋雄師。轅門深處如開月,一點寒星中小枝。”
在曹操在白門樓抓呂布問劉備,殺不殺呂布,劉備要曹操想想呂布的前任領導,曹操遂殺呂布。以曹操如此愛才之人,都直接殺了呂布,可想而知劉備說話的分量。
後說起此事時的評價曰:“呂布當年解備危,萬軍誰敢效公威?早知“大耳”全無信,悔向轅門射戟時。”
若無轅門射戟,世間早無劉備,但世間有了劉備,便以後再無呂布。
呂布英雄一世,號為飛將,雖三國演義有神話部分,但其殺胡人而得名聲,是為華夏之英雄。
而劉備終其一生,雖說光復漢室,有其立場,但實際上造成的結果就是,阻擋了天下一統,阻礙了歷史的車輪。若無劉備,曹操可能早一統天下,怎麼會有後來的系列大戰,華夏祖先,為一位英雄付出了多少苦難。
曹操被稱為奸雄,還抵禦了外族入侵呢。
試想大漢已經岌岌可危,此時的鮮卑、烏桓等胡族何其強大,但在大漢亂世,竟然不能寸進一步,何也?
蓋有呂布、曹操、公孫度等人,一直抵禦,或者融合胡族。
以上為本人讀三國志、通俗演義等自行參悟的思想,眾位看官可不予理睬,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