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汪過一開始沒有想這麼多,甚至在學宮剛開始建成、士子剛來海國的時候,都沒有考慮對這些士子些什麼。
他只是單純的忙著去把商央這夥人給安排了。
結果,商央卻是預判了汪過的預判,本來商央就是連吹帶捧,想讓這些士子在海國多多發光發熱。
至於將來升官進爵,改造海國,只不過是隨口出來的,指不定多久之後才能兌現。
結果,在汪過陰差陽錯的安排下,這些士子剛來倆月,海國好多官員要跟著前去高麗王國了。
這一下子職位就空閒出來了很多,甚至連一人之下的丞相之位,都是要從稷下名士中選拔產生!
他們都是飽學之士,都有濟世之才,每日在學宮中,就見著一牆之外的海國民眾,生活水平比他們低了好多;海國都城的繁華程度,甚至不如中等諸侯國。
他們誰不想大展宏圖,親手建立出一片地?
如今,機會就來了!
海國國君甚至連丞相之位,都空閒出來,能夠交給稷下名士。他們這些士子,哪受得了這種刺激,一個個雄心壯志,跟打了雞血一樣,等著汪過的到來。
畢竟,他們也聽海君選人,不符常理但是自有深意,他們只能想盡辦法施展所學,去爭奪那最崇高的位置,來實現自己心中的抱負。
所以,稷下學宮之中,此時一片熱潮。
……
很快,汪過就帶著朝臣,從王宮來到了稷下學宮。
士子們見了禮,等候著汪過的垂詢。
汪過清清嗓子,道:“諸位都是名士,不遠萬里來到海國,寡人真的是難……”
汪過一出口發現話多了,趕緊往回收著點,這才把後面的“受”字給憋回去。
又補上了其他的話。“真的是難得見到如此賢才,哈哈!”
看到眾人沒意識到汪過錯了話,汪過這才繼續道:“眾所周知,丞相商央要遠去高麗王國。於是丞相之位尚有空缺,治國學尚無定論。”
“所以諸位請各抒己見,但有良策,寡人親封為國策,所提出該觀點的名士,寡人親自拜為丞相!”
“哄!”汪過一語,如同引信,瞬間引爆了整個學宮!
於是一條條治國良策,被呈現在汪過面前。
孟可作為學宮館長,最先發表了一套“仁政”的演,得到滿堂喝彩。
連汪過都是忍不住連連點頭,甚至覺得,若能靠著這個快速一統下,他都可以改變自己回到現實世界的套路。
“若施展仁政,民心歸附,不出五代,則海國可以一統下!”孟可做了結尾的發言。
汪過:……
算了,沒事兒了。
寡人可在這兒耗不起啊,這麼久,掙了錢給孫子的孫子花麼?
於是汪過搖了搖頭。
隨後,又有一套“清靜無為”的道家思想,被擺上了檯面。
同樣被汪過拒絕。
鬧呢,寡人這麼費勁,都不能早點回到現實世界,你這要清靜無為,那更不知道得傳到多少輩去了。
接著,兵家、法家、墨家等學,紛紛上場,的花亂墜,前途光明。
但是都同時指出了一點,汪過這一代想一統下,不太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