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了不久,就聽到眼前這位背對著自己的端王轉過身,開口笑道:“黃學士,本王可是等了你一個冬天。”
“黃裳拜見端王殿下,讓殿下久等,實乃萬不得已,福州尚有些民事,黃裳放心不下,耽擱了些時日……”不卑不亢,舉止有度。
趙佶認真看著這位金老小說裡的武學天才人物,往前一千年,再往後一千年,僅此一位。
他出生於仁宗朝,38歲才考中狀元,做了幾十年的文官。在“天龍八部”末尾,蕭峰、段譽、虛竹等人在雁門關退萬敵,成為武林英雄之時,知天命年齡的黃裳尚在知福州,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做福州市市長。
已過天命之年的黃裳大概自己也不認為自己這輩子會和武林、江湖等等扯上關係,可是世事就是這麼難料。
黃裳開始主持刻書時已然67歲,是在徽宗朝。
因害怕大道藏刻錯了字,皇帝發覺之後不免要治其罪,所以就逐字逐句極為細心的校讀。
不料想這麼讀得幾年下來,拋去資料收集,黃裳校對共花四年,每週需校對約二十七萬字,他居然便精通了天下道學,更因此而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
就此無師自通,修習內功外功,竟成為一位站在武林巔峰的高手,影響往後數百年的江湖。
就是這麼牛逼!
在趙佶的心中,他比掃地僧還牛逼。
七十歲練武,練成了絕世高手,一部“九陰真經”,何曾輸過金老筆下任何一家的武學。
少林七十二絕技、易筋經,逍遙派的諸般絕學,大理段氏的一陽指、六脈神劍,大抵也不過如此。
簡直天才中的天才。
就是自己即將建立的“大圖書館”館長的絕佳人選。
掃地僧、無崖子,若是能夠收服,也只能屈就副職。
再細看他的外貌,典型的儒家門人形象,留著長鬚,面孔端正,頭髮一絲不苟,站立、行禮,皆有法度。
“黃學士,在本王這裡,不用拘禮。這次請學士回京,卻是有重要的事要拜託學士。”
趙佶沒有在他面前擺王爺的架子,平易近人。
“不敢,王爺但有吩咐,黃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黃學士深吸一口氣,知道自己即將身兼重任。
儒門弟子,最嚮往的,還是治國平天下,黃裳願意將後半生都獻給大宋。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學士!”
趙佶托起黃裳的雙手,鄭重道:“本王將建一座大圖書館,儒道佛百家典籍,都需要整理,學士學究天人,不知能否為本王解憂?如果可以,學士便任大圖書館的館長,先整理大道藏……”
“大圖書館?!”
心臟猛烈跳動的黃裳有些懵逼,良久這才冷靜下來:這是藏書樓?我來擔任藏書樓的樓主?
他那顆熱血騰騰的心,被冰封了。
“學士,本王懇求學士擔任第一任大圖書館的館長,或許在官職上有點低,但未來,學士必是本王的依仗……”
股肱之臣!
黃裳內心百般不願意,但也是經過官場幾十年薰陶的人,表面上毫無變化,終究還是鄭重的點點頭,說道:“黃裳何以能得王爺如此看重,能夠為王爺分憂一二,黃裳便做著大圖書館的館長,整理大道藏!”
趙佶由衷地笑了:“學士,今日本王在府裡為學士接風洗塵,不醉不歸!”
(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