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對弈
葉方搓著手笑道:“佛祖是指我找人傳閒話這事兒麼?”
如來道:“那是誅心之論。”
葉方笑的像是市井裡的小混混,他清楚對方什麼都清楚、什麼都知道,但話卻仍然是要由他說出來的:“佛祖不會殺人,這所謂誅心之論,我看力量也著實有限。”
如來便盯著他看了一小會兒,笑起來,他笑的時候十分開朗和善:“我看你這傢伙,好生有趣……悠悠眾口、一言難堵的道理,豈不是施主與我都懂的?今日那孫猴子破了法印,要殺上我這西極靈山來,我若一力鎮壓了,幾十年幾百年,世間不知其中如何,哪怕我許人去辯駁,留言要成了‘事實’,這神州,我那徒兒尚未西天取經來,怕整個大唐,都當我釋迦牟尼,乃是滔天惡疾的殺手了。”
如來的計劃與想法,其實很簡單易懂,按照現代的方式來理解,這就相當於是一個商業帝國打算開闢一個全新的市場,而天庭所在、天庭所統、便是這位如來打算開闢的新的市場。
但這市場開闢並不容易,原因也很簡單,中土這幫人,在如來之前,頭頂上便早有主子了——正是另外一個“商業巨頭”天庭,因此,對外來的佛教,雖然買賬,但程度遠遠不夠。
於是一個西遊計劃營運而生,正好金蟬子這會兒打算上凡間“洗練”一番,不如就去東土大唐先做十輩子的臥底,洗乾淨了身份,瞭解了東土的風土人情,然後以這神州的名義出發、西天取經,最好再來個人間的“國家支援”,讓這次行動更有影響力。
而大聖,這傢伙的存在主要有兩個目的。
第一,他是非常好的附屬品,當年齊天大聖大鬧天宮,在五百年之後已然在人間流傳成一段佳話,誰都清楚此人桀驁不馴、強大異常,若是如此能歸順了佛祖坐下,那無疑是變向的宣揚佛教的法力無邊,人們當然心嚮往之。
這其實很好理解,比如許多人,在電視機上看公眾人物如何如何,哪怕主觀意識並不覺得如何,但心底裡,卻也是有種本能的“從眾感”的。
尤其是在從眾意識強烈的中國,這種方法甚至比幾千卷佛經來的更有用,言傳還需身教嘛。
第二,五百年前大鬧天宮妖魔戰敗,眾妖魔被劃分了地界,變相的簽了個“不平等戰敗條約”被圈在一定的區域裡,但反而好處理起來——正好那金蟬子要西天取經、妖魔孫悟空還跟在左右,這其中還要安排九九八十一難……這些妖魔,豈不就是很好的局?
讓妖魔來殺妖魔,或許沒有天庭靈山來的高效爽利,卻讓他們的形象高大起來——畢竟你看,那是妖魔自相殘殺咧。
而天下有名的大妖,皆可藉著這樣的手段給清理的一乾二淨,剩下的山野小妖魔,尋常人沒聽說過,便由天庭和靈山一一肅清了,終有一日,這世間除了神佛,便不再有其他擁有法力與道行的存在。
這聽起來很離譜,但一個正常人、無疑都會選擇這樣的方法,因為它足夠有效。
佛祖的出發點沒有任何錯誤,他要天下妖魔盡滅,要佛教度化眾生,弘揚自己的佛法,他既是有大智慧的人,便不可能不清楚怎麼做是對的。
在現實的世界裡,你對一群成日柴米油鹽、人生苦短的人講大道理,甚至不如念一段誰都聽不懂的佛經來的有用,起碼這個時代的人對未知充滿敬畏。
有時候人們聽見的、看見的……完美解決事情的方法,其實從來不能解決問題。
但佛祖就真的是佛祖,他的所作所為,於天下蒼生有利。
但有人是不樂意的——如果說佛祖是想要在中土開啟市場的外企,那天庭就是本土產業了。
此間已有天庭,你佛教沒事找事來湊什麼熱鬧?
然而天庭和靈山之間的關係,顯然遠比商場關係更為難以處理,因為後者的對立與競爭有時候是能夠拿到臺前來的,但神佛不行。
原因也很簡單,就因為他們是神佛,所以有些事兒、有些話是做不得的。
天庭十分真誠的不希望佛教到自己的地盤來“搶生意”,但他們什麼也做不了——別的不說,就說近的,五百年前那如來還幫他們鎮壓了個潑猴不是?
但現在情況正發生變化了,葉方的謠言起到了某種就連是葉方本人也是後來才意識到的作用。
他做了件天庭不能做的事兒,他們看見了將佛教攆出去的希望,於是葉方開始散播謠言之後,便有一位仙子來到了他的身邊。
而自此之後,天庭皆未做出任何干涉,只在齊天大聖躍上天空的時候派了位二郎神,站在地上默默觀戰,並無辜的表了態——你們不打天庭,天庭就當什麼也沒看見;你們要是牛筆,能把靈山打下來,西方極樂就是你們的。
作為一個大型的“恐怖武裝”集團,天庭的這番表態,分量可謂是沉甸甸的,而天庭的想法無疑更狠一些——他想要孫悟空和眾妖魔去打靈山,打贏了、或者孫悟空被斬殺,都印證了之前的謠言,也證明了佛教的失敗——他們連個妖魔都馴化不了,由此,佛教就別想在東土開闢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