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軍實力著實太單薄了一些,老底子就是七八千環慶軍餘燼,其中能戰之卒五千都不足數。而到河北開鎮,一年有餘的時間,不但沒有加增,甚而還減員了些。日子太苦,逃亡病故,都所在不少。
這個時候,就是要趕緊招募強壯擴大實力,並且再不能侷促一地,必須擴張開來。
不過兩人指指點點,都是在河北諸路與燕地緣邊交界那些要隘比劃。哪怕是在木圖上,都刻意避開了由太行八徑進出河東之地的那些通路。
指點一陣,就聽見馬擴沉吟道:“兵進燕地,俺們永寧軍沒有三數年經營,不要指望這般舉動。而女真崛起,這等胡虜之輩,遲早一天也要南下。河北燕地交界,本來就有原來防遼措備。這些地方需要立即著手恢復。萬一女真韃子有南下之舉,戰於此地,還能稍稍抗禦。”
王稟只是搖搖頭:“子充。伐燕之時。這緣邊之地。某與你走過來回不知幾次了。其間情形,你還不知道麼?原來水障,阻胡馬馳奔,現今盡被人淤上,佔為良田。原來軍寨,全數廢棄,額中守備軍馬,十不存一。不要說兵進燕地了。經營好此間,三數年也未必得夠!且哪有那麼多軍馬布列緣邊?現今俺們就這不足萬人,戰兵不過五千,其中騎軍更是寥寥。想將緣邊經營起來,沒有五萬軍馬,如何足用?”
馬擴也是搖頭,原來他是西軍當中後起之秀,為趙佶數次召見。更是參與了與女真海上之盟的人物。不僅弓馬嫻熟,有領兵之能,更是大宋難得的對女真內情有所熟知的人物。一路過來都是重用加越班超遷。三十出頭就為橫班。為一軍之副帥將主,畀以河北方面重任。若然不是有蕭言這個妖孽在。已經是大宋武臣難得的異數了。
仕途既然順利,縱然馬擴少年老成也難免有春風得意之概。可這年餘艱難開鎮的摧磨,讓他也消瘦成熟了許多,面上青澀,已然盡退。甚而額上都有了皺紋。
聽著王稟的話,馬擴也只能嘆息一聲,旋即昂然道:“再難俺們也要做將去!現今難得文臣輩不掣肘,儘速招募強壯,先將地方佔住再說。然後再次第恢復,俺們在這真定左近已經耽擱得太久,要是女真韃子安頓了前遼地方,隨時都會南下!”
若說老態,王稟比馬擴更是明顯。原來他為童貫重用,背離西軍將門這個團體。一時間也是中樞看重的重臣,將來準定是要入三衙的,穩穩一個太尉稱呼安在頭上。卻沒想到童貫被逐編管,王稟練出來的勝捷軍歸於蕭言麾下。他這個童貫心腹也給踢來掌一支敗殘之後的前環慶軍。年餘來開鎮事宜,再沒有童貫麾下的事事順風。原來他為童貫心腹的時候,宣撫制置河北地方,很是藉著童貫威勢折騰過負責伐燕大軍支應事宜的河北地方官吏。現今就被這些大頭巾加倍報復回來了。現在四十出頭的精壯漢子,頭髮都有些花白了。
看馬擴雖然歷經挫磨,卻仍然在骨子裡面還有一種銳氣。王稟點點頭又搖搖頭:“……哪怕先不提經營緣邊防線堡寨之事,就是兵從何來?照理說燕地現在無主,原來流散漢軍盡多,更不必說那麼多被遣散的河北敢戰士了,怎生就沒有投軍而來之人?就是這些時日主動開始招募,也應者寥寥?難道都散還鄉里了?”
馬擴在木圖上一指檀州方向:“檀州據說崛起一余姓豪強,整合燕地遼人流散餘燼。現今已有好大聲勢。將主不見源源不斷有從檀州販馬,販北珠,販皮毛的客商南還麼?俺只奇怪,這余姓豪強,若是前遼豪強出身,整合遼人餘燼也就罷了,怎生連河北敢戰士都少見蹤影?難不成也被他收攬了?”
雖然這些時日困在真定府左近不得寸進,可馬擴還在關心燕地局勢。儘可能的蒐集北面的情報。因為燕地恢復了基本秩序而流動起來的往來客商,就是馬擴最大的情報來源。不過也只能得知檀州崛起一股勢力,真實內情,並不算多麼瞭解,只能模模糊糊的有些猜測而已。
說到關於河北敢戰士流散大多不知去向的訊息,王稟和馬擴都默然無聲了。兩人也是在燕地河北耽擱這麼久的人物了,如何不能猜測到一點端倪。當初蕭言麾下軍將骨幹,除了西軍出身之外,就是河北敢戰士出身的人!而蕭言平燕軍馬,也盡力招攬了多少河北敢戰士。這些被西軍壓在頭上,苦仗讓他們打,功勞西軍搶去的河北健兒,就是蕭言那支強悍絕倫的神武常勝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若是檀州是蕭言所佈置的一股勢力,那麼除了整合遼人餘燼之外,更順利招攬那些流散的河北敢戰士,那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要知道,蕭言可是在檀州盤踞過一段時間。也是從檀州突然掉頭直進,一舉拿下燕京,摧垮了遼人四面大王蕭乾的最後主力!
關於這個話題,哪怕節堂之中只有他們兩人而已,馬擴和王稟都不願意多說。只能互相示意而已。
蕭言此人,從燕地時就開始佈局。不臣之心。簡直昭然若揭。怪不得在汴梁做出這麼大的事業!
對於蕭言這個人。王稟和馬擴的心情都很複雜。蕭言奮發蹈厲的英雄之姿。但為男兒,沒有不心服的。白手起家,做到如此地步,更是奇蹟。且正因為他在汴梁的事業,永寧軍上下才難得有了幾天好日子過。底下軍漢,都口口聲聲的在喊燕王了。
至少這蕭言,很得武夫之心!且蕭言從契丹人打到女真人,這實打實的戰績更是讓馬擴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是知道女真人危險的。可大宋現在文恬武嬉,真正在女真大舉南下之際,堪為中流砥柱的,就蕭言一人而已!
可蕭言操弄兩代君王的舉動,飛揚跋扈的行事,也讓王稟和馬擴這等將門世家出身的人深深看不慣。而且兩人也深知,作為距離汴梁不遠,難得一支勉強能戰的軍馬,朝中蕭言敵對勢力,一定會利用他們。與蕭言來一場爭鬥!
可永寧軍不比西軍實力雄厚,現在軍心更是向著蕭言。只怕發出兵向汴梁的軍令。全軍就要大譁潰散。
而且就算軍心穩固,永寧軍又拿什麼和蕭言打?河東有神武常勝軍主力,居高臨下,俯視永寧軍側背。汴梁蕭言也在編練新軍,整個都門禁軍將門的資源都掌握在蕭言手中,更不必說蕭言還是生財聖手。有錢就能有兵,不要半年一載,汴梁少說也有五萬可以上陣的燕王軍馬。
而且兩人還隱隱猜測到,在燕地蕭言還佈置了一支軍馬,這是整合了遼人餘燼,坐擁幾乎整個燕地的資源,還有河北敢戰士強壯加入的一支強軍!
三面皆蕭言佈置,這仗從何打起?
所以兩人商議永寧軍的擴張佈置,都很默契的避開從河北到河東的那些要隘道路。避免與蕭言直面相對。
可這樣自欺欺人的遷延,又能持續多久?當中樞來人,徵調永寧軍的時候,又該當如何是好?
是去以卵擊石,撕開大宋從此內爭血戰的序幕。還是擁兵自重,從此為一藩鎮軍閥?
不管哪個,都不是王稟和馬擴願意做出的選擇。特別對馬擴而言,他是深知現在據於遼人故地,那些名為女真的胡虜兇狠之處!戰力遠過此刻大宋的遼國都在他們鐵蹄之下灰飛煙滅,而大宋不僅沒有重整軍備,反而有大起內爭之勢。難道大宋就要如遼國一般淪亡了不成?
節堂之中,一時無聲。王稟馬擴都臉色鐵青,連討論如何擴充永寧軍實力的興趣都沒有了。
正在這個時候,就見軍中四廂旗牌在門外恭謹回報:“將主,有客來拜。”
馬擴王稟都是老大不耐煩,這些文臣大頭巾輩做事怎的恁般不爽快。俺們也不是記仇跋扈之人,既然敞開支應永寧軍,過去的事情就算揭過去了。難道還以為俺們是燕王,在這真定府也來一場變亂不成?
不過此刻正是需要河北地方全力支應的時候,只要是穿文臣官袍來拜的。王稟和馬擴早已關照旗牌,全都通傳。兩人只能打點精神,整理衣衫,聯袂而出。還得在臉上搓出點笑容來,少不得今日就要去好生酬酢一番。
兩人直出中門之外,來客已然被客氣的迎入了二堂等候。王稟與馬擴步入的時候,就見一朱紫袍服文臣站起遙遙見禮。
這人王稟和馬擴都識得。
正是原來清流太子黨中堅,曾宣撫燕京勝軍的宇文虛中!
年餘不見,原來倜儻的清流智囊。除了僕僕風塵之色之外,人也已經衰老了許多。眉間滿是鬱郁之色。但仍氣度不減當日多少,揖讓之間,瀟灑自若。
王稟和馬擴對望一眼。
汴梁終於來人,難道汴梁中樞,終於要和蕭言撕破臉了麼?而永寧軍又將何去何從?(未完待續請搜尋5du5,更好更新更快!
ps:票啊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