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國道路交通,及損壞之橋樑問題。」
「二,惡吏問題。」
這裡的吏,並不是官。
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蕭遠道:「如一縣之地,縣府中的吏,一般都是本地頗有實力和門路的人,他們上接官員,下承百姓,面對官員的時候阿諛奉承,可面對百姓的時候,卻惡語相加、動輒罰款打罵!」
「這些吏員都是實際辦事的人,可往往正是如此,便多滋生欺上瞞下、貪贓枉法。」
「諸如此類,絕不能有任何的縱容和苗頭!」
「即頒佈指令,各縣整肅吏治!查察索
拿卡要,一經發現,革職查辦!」
「臣等遵命——」眾臣齊齊應聲。
然後戶部尚書陳懷明站了出來:「方才陛下所說全國官道和橋樑問題,微臣斗膽,是要是要準備大修嗎?」
這語氣,明顯一副心疼錢的模樣,但講道理,戶部就得像個守財奴,國家批款,不管是什麼方面,都得搞的清清楚楚。
這樣的戶部尚書蕭遠其實是很欣賞的,聞言說道:「懷明不必憂慮,朕只是提出了這個問題,然後與眾卿議之,至於全國性的官道大修,茲事體大,非一夕可決。」
陳懷明暗鬆了口氣,剛準備說點什麼,蕭遠卻又問道:「話說回來,於此事上,懷明有何見解?」
「這」陳懷明沉吟了一下,雖說心疼錢,可道路交通卻是實實在在的大事,於是說道:「臣以為,崎嶇難行的官道肯定是要修的,這關乎國家經濟民生,破損的橋樑關乎百姓安全,亦是如此。但要修,便要多方考察才行,更要有詳盡的方案,這樣才能將問題處理妥當完善。」
「恩。」蕭遠點了點頭,看向其他大臣道:「懷明所言,眾卿以為如何?」
「陳尚書言之有理。」柳長卿站了出來:「官道的損壞是很多年前就已經存在的,當初列國也沒有精力去做這件事,而各地的環境不同、道路曲直也不同,考察之事是非常有必要的。」
「臣附議。」江儀跟著道:「此事重大,定議之前,理當做好一切計劃準備方可實施。」
蕭遠拍板:「那就先收集一下全國各地的道路情況,然後由工部做出一個完善的計劃方案,最後再定議此事。」
「微臣領命。」張景瑞拱手彎腰。
蕭遠再次看向陳懷明:「國庫裡的錢還夠嗎?」
陳懷明一臉為難道:「回陛下,國庫雖有餘銀,但此工程之浩大,耗費必然無數,肯定是會很吃力的。」
「恩,剛剛休養生息,此事不必太急,但也不能拖的太久,先把方案弄出來吧。」蕭遠道:「三年之內實施。」
「陛下英明。」陳懷明高聲說了一句,因為現在就動,肯定是有點吃不消的,畢竟剛剛結束戰亂沒兩年,這算得上是全國性的大興土木了。
但如果三年內實施,那就沒什麼問題了,因為國家在越來越好,越來越富強。
這場朝議進行了很久,等所有事都議完之後,蕭遠也大手一揮散了朝。
他還是和以前一樣,下朝之後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