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啊,你我多年好友,我也給你說實話吧。”許攸將酒樽放下:“似你這樣挖人,是挖不到什麼大才的。”
“聽我一句勸,安心跟著本初!我在內部籌謀劃策,你在外部領兵征戰,以你我跟本初的交情,這其他人誰能動搖你我在本初麾下的地位?”
曹操不置可否。
但在內心卻是不認同許攸的話。
這朋友一旦成了君臣,就難以再當朋友了。
現在袁紹還弱小,能當曹操和許攸是朋友。
可一旦袁紹真的稱霸黃河以北,曹操和許攸還是以袁紹的朋友自居,那就是在尋死!
深諳權謀之道的曹操,早早就看明白了這一點。
許攸見曹操沉默,知道剛才的勸說沒用,於是改了話題,只談風月。
翌日。
韓馥在鄴城設宴,又令軍司馬張郃率眾在城門口迎接袁紹、劉備等人。
臨到劉備時,張郃向劉備拱手一禮:“劉使君,沮別駕請你移駕一見。”
劉備見張郃雖是武將,但氣度卻頗為儒雅,頓生好感,回禮問道:“不知將軍如何稱呼?”
張郃連忙道:“回劉使君,我乃河間人士,姓張名郃表字儁乂。受韓使君徵辟,添為軍中司馬。”
劉備讚道:“張司馬英武有儒雅之風,令人驚歎。今日相遇,實乃我的榮幸啊。煩請張司馬帶路一程,也讓我能多跟張司馬敘敘。”
張郃面有難色:“劉使君,我奉韓使君之命在此迎接,難以抽身離開。”
劉備笑道:“不急,我在城內靜候就行了,待張司馬忙完了,再去見沮別駕不遲。”
張郃見劉備這般說,咬了咬牙,回頭吩咐了副將一陣,然後回到劉備身邊:“若讓劉使君在城內靜候,卻顯得我冀州無禮了,請劉使君隨我來。”
鄭平靜靜的跟在劉備身後,看著劉備在這熱忱的結交張郃。
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一開始同樣是跟著韓馥的。
韓馥讓出冀州牧之後,張郃才選擇跟著袁紹。
但不論是在韓馥麾下還是袁紹麾下,張郃都未得到重用。
能因為郭圖的讒言就懼怕被袁紹問責,可想而知,袁紹對張郃有多不信任。
但張郃的能力卻是不差,若非高覽和張郃被郭圖構陷、臨陣反投,即便烏巢被燒,袁紹也不至於敗得太慘。
張郃好儒風雅、能敬士人,對於如今的青州而言,正缺張郃這樣的良才。
而這個時候的張郃,還僅僅只是韓馥麾下的一個小小軍司馬。
“韓馥麾下賢才良將眾多,可惜不能用。”
“勇將麴義,儒將張郃,悍將高覽,田豐、沮授皆是驚世之才,若能以為臂膀,又何懼袁紹在冀州搞事?”
“既然韓馥不能用,那就讓使君都將其帶走吧!”
鄭平輕搖羽扇,靜看著在劉備的言語攻勢下、顯得有些受寵若驚的張郃。
待到了目的地,張郃看劉備的眼神已經多了敬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