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太后氣的直接把他給趕了出去。
再往後,他就會倒在小人田蚡的陰謀詭計之下,到死都沒能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
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源於他的性格。
是個正人君子,也是個聖母,不戴錶。
所以聽到王霄的詢問,竇嬰乾脆利落的回應“臣贊同為先皇立廟,上廟號。”
王霄滿意點頭,之後目光轉向了興奮不已的田蚡“田太尉,你呢?”
善於表演,善於玩弄陰謀詭計的田蚡,當即大聲喊著“臣贊同!”
劉啟是他姐夫,他也是憑藉外戚的身份做到太尉這種三公高位的。
只要不是智商不正常,都不可能和皇帝對著幹。
之後王霄一個一個的喊著大臣們的名字或者爵位,直接當著所有人的面詢問他們是贊成給先皇立廟上廟號呢,還是反對。
哪怕是真心想要反對,想要維護禮法的人。這個時候都會明智的選擇低頭,違心的說一句‘臣贊同。’
新皇帝給老皇帝弄身後名,這是孝道。
這個時候反對,就是反對了孝道。必然是會被新皇帝記在小本本上的。
而且老皇帝的老媽還沒死呢,事後訊息傳到長樂宮裡去,肯定也會被竇太后在心裡記上一筆賬。
同時得罪了皇帝於竇太后,那你還在大漢廝混個什麼勁。
趕緊的麻利收拾好東西,立馬出關去投靠匈奴人好了。
雖然塞外的生活條件很差,可最起碼全族都能活下來。
在王霄直接點名的推動下,為劉啟立廟,上廟號的行動終於是被強行貫徹下來。
而歷史上並沒有得到廟號的劉啟,這次得到了仁宗孝景皇帝的廟號。
也是透過這次的事情,讓大臣勳貴們見識到了,王霄並非是他們認知之中的年輕菜鳥。
這種認知,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王霄對此都是無所謂,因為所有的一切只不過是才剛剛開始。
等到確定了這些之後,終於是到了送劉啟的棺槨入陵寢的時候。
老劉家皇帝們,在上臺的時候就開始修建屬於自己的陵寢。
陽陵這裡早就修好了,甚至就連遷移到附近聚整合城鎮的各地富戶們,也都已經全部到位。
就只差一位,不知道要在陵寢之中沉睡多少年的前任皇帝了。
一直到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又哭哭啼啼的把劉啟的棺槨送入陽陵,這一切的一切才算是隨之落幕。
屬於漢景帝的時代就此結束了,接下來就是漢武帝的時代了。
而回到長安之後,王霄並沒有第一時間就去召見心腹抓權勢,也沒有喊來漂亮妹子們唱歌跳舞喝美酒,而是去了長樂宮。
歷史上的小豬,上臺之後就熱衷於推動建元新政,迫不及待的想要打垮一切陳舊力量的桎梏,從而完成大權獨攬。
可年輕的小豬卻是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天下間最有權勢的人並不是他,而是長樂宮的竇太后。
小豬的激進新政刺激到了主張無為黃老派的竇太后,也刺激到了那些軍功集團的勳貴大臣們。
然後就是竇太后出手,將小豬軟禁起來,把他身邊的那些人都給處置掉。
當時如果不是小豬身邊有自己培養起來的羽林衛,估計有可能會被那些家中長輩宰過少帝兄弟的勳貴大臣們,給想辦法弄死。
王霄清楚的知道這些,所以他選擇先與竇太后聯絡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