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好情緒,王霄將玉璽收起來。
原本還是應該有一顆虎符的,這是調動天下兵馬的憑證。
只是之前漢景帝劉啟擔心小豬控制不住局面,就把虎符給了竇太后保管。
王霄除非是去偷去搶,否則在竇太后死前,是沒辦法拿回來的。
他還在想著心事的時候,身前不遠處的一個宦官,就已經高聲唱喏“新君繼位,百官參拜~~~”
隨著宦官特有的嗓音扯動,文武百官以內定的丞相竇嬰,太尉田蚡的帶領下,再次三叩九拜行大禮。
“臣等叩見陛下,陛下金安~~~”
王霄的目光環視下邊烏壓壓的人群,緩緩點頭“朕安。”
正式的流程走完之後,就該是議論重要事情的時候了。
而此時此刻最為重要的事情,自然是討論為前任天子劉啟立廟,上廟號。
後世朝代,但凡是個皇帝,都能混個廟宇混個廟號,不管好壞都會有。
而在漢初的時候,這方面卻是非常嚴格。
因為很多人看重禮法,認為貢獻不足的不足以立廟上廟號。
劉啟雖然做的不錯,治理天下也算上有功績。
可依舊是隻能諡一個景字,廟號什麼的想都別想。
這就是這個時代對於這方面禮法的嚴苛所在,這藥一直等到漢宣帝,就是劉病已時代才算是徹底廢掉這種桎梏,變成了是個皇帝都能有。
王霄決心從這方面開始入手,先確定一下自己的威信。
他的目光環視眾多大臣勳貴們“誰贊成,誰反對?”
這話說的,下邊的人都是鬱悶壞了。
誰要是反對的話,豈不是把老劉家給得罪透頂了。
要知道老劉家可不是什麼慈眉善目的好人家,收拾他們的時候從來也都是不會手軟。
現在王霄這話問的讓人難受,誰敢在這個時候說我反對?
大臣與勳貴們的選擇,是保持沉默。用無聲的沉默來做反抗,以及對王霄施加壓力。
在他們看來,這個年輕的皇帝只是一個小菜鳥,說不定稍微嚇唬一下就會退縮。
然而結果卻是出乎意料,因為王霄根本就不在乎他們的壓力與無聲的抵抗,而是直接選擇點名。
“魏其侯。”王霄第一個點的就是竇嬰“你是贊同還是反對。”
在漢初群星璀璨的諸多名臣之中,竇嬰絕對是一個奇葩。
這並非是貶義詞,而是一種另類的褒義詞。
因為大家都是老油條,都是為了升官加爵而努力,都是為了房子車子妹子在奮鬥。
可唯有竇嬰這個貴公子與眾不同,因為他是一個真正的君子。
或者說,是個老好人。
只是此人的眼光有些問題,而且不擅於應對陰謀詭計。
他一開始支援太子劉榮,可結果卻是劉榮被廢,所有和劉榮沾邊的人,沒一個能有好下場的。
除了竇嬰,因為他是竇太后的侄子。
可竇太后想要推小兒子劉武做皇太弟的時候,竇嬰卻是主動跳出來搞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