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 378 迎接第二篇大滿貫的文章(求訂閱)

378 迎接第二篇大滿貫的文章(求訂閱) (第3/3頁)

就比如《自然》主刊,H因子大約360,也意味著《自然》建刊以來,被引用次數超過360的文章數量超過360。

那麼《自然》建刊以來文章被引用次數破千的數量,肯定是在360以下的,而《自然》一年收錄文章數大約2644篇。

哪個難度更大,一目瞭然。

許秋覺得他這篇ITIC體系的AM文章,按照現在的熱度,引用次數破百肯定毋庸置疑。

甚至還有那麼一丟丟的機率,可以達到千次引用的級別。

至於到底能不能實現這個目標,就要看同行們給不給力了。

這有點類似於種花家的“醬香型科技”,股市、基金、遊資、機構抱團買入一隻股票,這隻股票的股價就會節節升高。

學術圈裡也是一樣,眾人互相抬轎子,把一個領域的熱度炒了上去,大佬可以多發好文章,而其他跟風的人也可以順帶弄幾篇普通的一二區文章。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沒有副作用,不像股市裡最終會割韭菜。

如果說破千的文章是一個細分領域的開山之作,那麼被引用次數能夠破萬,基本都是一個大領域的開山之作,並且通常都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

比如,差不多二十年前,1995年,F Wudl和AJ Heeger等人開創了有機光伏領域,工作被髮表在《科學》上,那篇論文目前被引用次數為7000+。

這種級別的工作,被引用次數都沒有破萬,文章引用次數破萬的難度可想而知。

最後,還有文章的被引用次數破10萬的,不過目前僅有三篇,還都是生物相關的領域。

根據相關統計機構的統計結果,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科學文獻中被引用最多的工作大多是一些重要的生物實驗室技術。

其中,蛋白質定量、DNA測序、PAGE、Westernblot等方法類研究名列前10位,它們由於提出了開創性的基礎研究方法,成為某學科領域的研究標準的參考,導致了大量的引文。

與許多其他領域相比,生物學家往往更多地引用對方的研究成果,從而使得越來越多的生物實驗室技術被引用。

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著作是1951年的一篇論文——“Protein&neasurement witin p reagent(福林酚試劑測定蛋白質)”,它描述了一種測定溶液中蛋白質含量的方法,現在已經有超過30萬次引用。

另外,要進入論文被引用次數的前100名,至少需要12000+次引用。

也就是說,這麼多年來,引用次數破萬的文章數量也不過一兩百篇。

當然,單看被引用次數去評判一個工作的好壞,肯定是不夠客觀的。

一方面,較早的論文有更多的時間積累引文;

另一方面,一些世界著名的論文,因為它們是真正的基礎性發現,很快就成為了教科書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人們熟悉的、不需要引用的術語。

就比如,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DNA雙螺旋的測定和高溫超導體的發現。

因此,現代文獻計量學家在衡量一篇論文的價值時,不喜歡簡單地統計引文這樣傳統的方法。

相反,他們更喜歡比較年代相近、領域可比的論文的引文數量。

這也是現在多用高被引、熱點文章兩項指標,來評判一個工作好壞的原因。

最新小說: 都市神奇寶貝之最強訓練家 神醫小農民 與黑夜的戰爭 龍王殿:至尊戰神 圓圓月亮在天上 極品狂少 絕世戰神贅婿 撿來的破碗是聚寶盆 種出一個仙俠世界 重生之超級遊戲霸主 極品校花賴上我 重生八零之盛世梟寵 別惹我,老子有系統 神都龍皇 穿越60年代,我有九層寶塔空間 隱婚嬌妻太迷人 仰望星空的王 我和美女院長 道士下山,六個師姐都護我 我有一卷點名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