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其中只要來千分之一,那我們就可以賺錢賺到手軟!
至於開張營業,有鄧健那個狗東西在,可以放心。”
“好吧!那就再等上幾天。”
……
奉天殿內,早朝還在繼續。
“陛下,最近西山煤業用鐵量大增,京城出現了缺鐵的跡象,鐵的價格出現上漲!”
戶部尚書周經上奏道。
“可有解決辦法?”弘治皇帝問道。
周經回答:“陛下,臣計劃安排小吏前往山西陽城縣,建議當地國營和民營鐵冶所加大產量,同時調取當地現存的鋼鐵,以供京城。”
“不可!”
謝遷此時為兵部尚書,他深知山西陽城縣的鐵冶所關係到九邊的安穩,所以他立即站出來反對道:
“陛下,山西陽城縣出產的生鋼鐵,需要供應宣府鎮、大同鎮和三關鎮啊,絕不可隨意調取山西陽城縣的鋼鐵,否則九邊不穩啊!陛下!”
“是這樣嗎?”弘治皇帝看向周經。
“陛下,確實如此,不過,山西陽城縣的冶鐵業發達,當地鐵礦也多,加大產量,供應京城,應該影響不到九邊的安穩吧!”
“話不能這麼說,周卿家,朕看不能調取山西陽城縣的鋼鐵,愛卿你在考慮一下我大明其他地方的鐵冶所出產的鋼鐵。”
大明的九邊重鎮實在太重要,不到萬不得已,弘治皇帝不會做影響到九邊安穩的決定。
弘治皇帝拒絕調取山西陽城縣的鋼鐵,其實在周經的預料之中,所以他是有備而來,他答道:
“陛下,如果不調取山西陽城縣的鋼鐵的話,那就只能前往江西的進賢、分宜,湖廣的興國、黃梅、廣東的南海等地調取了,可這些地方,都距離京城太遠,依臣看來,恐怕遠水解不了近渴。”
“周大人,不對吧!如果老夫沒記錯的話,河南廣平府的磁州境內,民營冶鐵業也是相當地發達,你為何不從磁州調取鋼鐵呢?”
工部尚書楊守隨皺著眉頭向周經問道。
周經苦笑了一聲,回答道:
“楊大人,老夫之前調查了一下,磁州的鐵礦自蒙元時期就已經大規模開採,如今那兒的鐵礦已經開採的差不多了,而且當地所生產出來的鋼鐵,與順天府各地生產出來的鋼鐵一樣,也主要供應京城,所以,此地不行。”
“那山東濟南府的萊蕪呢?”楊守隨追問道。
周經搖了搖頭,回答:
“也不行,此地產的鋼鐵需要供應遼東鎮和薊州鎮,而且產量有限,與其到此地調取,不如就到山西陽城縣調取。”
“那怎麼辦?”弘治皇帝問道。
周經回答:
“陛下,為今之計,只有蜂窩煤爐減產,甚至停產了,等到江西、湖廣等地的鋼鐵運到,再作安排。”
“那西山煤業和沒買到蜂窩煤爐的百姓怎麼辦?”
“陛下,以往不都這麼過來了嗎?今年多了一個西山煤業,百姓的生活暫時有所改善,這是好事。
可是西山煤業用鐵量大,導致鐵價上漲,同樣也會影響到百姓們的生活。
所以,這一來一去,好像也沒什麼變化。
因此,臣建議,西山煤業吃點虧,先停止生產蜂窩煤爐,等上幾個月,等江西、湖廣等地的鋼鐵運送過來之後,再進行生產。
如此一來,鐵價就能得以平抑。
那個時候的西山煤業,才能稱得上利國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