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衝咖啡。”陸晨摸了摸額頭上的汗水:“現磨?我才不做現磨。”
任何行業,精品都是死路一條,走量才是王道。
牛皮哄哄的瑪莎拉蒂還不是被菲亞特收購了?
屈臣氏等高階零售合起來,也不是十分之一個沃爾瑪的對手。
所有行業都是越走量,越厲害。
現磨咖啡?想得出來。
楊詩雨仰起頭:“哇!陸晨你這個奸商,你這裡面的這些東西,有超過三塊錢成本的嗎?”
陸晨擺頭:“沒有。”
“那為什麼它們還各有定價呢?統一一個價不行?這麼定價利潤也太高了。”
陸晨樂呵著:“定價不是看原料,而是看名字,名字看起來值錢,就賣貴點,名字看起來就便宜,就便宜點。”
“市面上的奶茶沒有我這些配方好喝,它們定價三十左右的大有人在。”陸晨:“我幹嘛不能定價三十?”
楊詩雨點了點頭,的確。
而且奶茶的成本又不是單杯奶茶的成本,還有店鋪錢,各種其他成本。
楊詩雨:“你投資,我來做?意思是我來當老闆,你當幕後老闆?”
陸晨擺頭:“我來當大股東,你當老闆加小股東,這個店要做成,方方面面的東西都很重要,不只是幾個配方那麼簡單。”
“你學習設計的,做一個適合作為店鋪的設計風格出來,而且要保證,在全國各處開店,需要整體風格上保持一致,但是各有不同。”
“一旦你真的把全國的店開到了幾百家一千家,估計你出的力不會少,能賺錢的話股份是你應得的。”
“要是做不起來,這股份也不值錢。”
陸晨的話講出了做大公司的一個道理。
如果公司不大,那股份再多都不值錢。
如果公司大,那就算自己的股份少一些,也是值大錢的。
關鍵是拿股份的人對公司發展有沒有好處。
如果是實際的經營公司的人拿著股份,就在這兩者之間劃上了線,起了聯絡。
給你股份,你要是做不成,股份一文不值。
要是做成了,你賺了,我大賺。
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大公司喜歡到處撒錢投資的原因。
就算十家裡面有九家是扶不起的阿斗,只要成了一家,價值漲了百倍,那就等於整體上賺了十倍。
更何況陸晨親自兌換出了這麼多奶茶的配方呢。
至少產品質量上沒問題,至於產品逼格……要是在帝國理工留學學設計的楊詩雨在這方面一點能力都沒有,那英特蘭早晚藥丸。
楊詩雨:“你準備投資多少,我試試。”
陸晨:“給你一千萬。”
“多……多……多少?”楊詩雨:“前期開一家奶茶店,投入一千萬?”
陸晨擺頭:“我仔細給你講講計劃,是這樣的,先要有一家總部,然後還要有一個獨立的管理機構,得成立一個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