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利潤好高啊!”
楊詩雨:“這種果奶茶,銷量不會低!”
陸晨:“我有三十多種奶茶配方,十幾種咖啡配方,成本大概都是三塊,我是指加上杯子管子什麼的消耗品。”
楊詩雨愣住:“那不是說,其實真實成本就一塊多。”
“差不多吧。”
楊詩雨:“這些配方拿出去開店,肯定能火啊!”
“不用開大店,就開小店,就開在有戶外的CBD商場或者學校旁邊。”
楊詩雨:“估計買的一般,也能月入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一家店!”
幾十萬?還不夠五千震驚值的價呢……
陸晨:“一定要開大店,打出品牌效應,不用考慮短期,花個一年經營,一家一家的店慢慢開,開遍全國,然後三年時間後往國外推廣。”
國外的咖啡飲品市場比國內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到時候那才叫一個游龍入海。
陸晨要是有那麼多現金的話,憑藉一共將近五十個配方,直接在全國瘋狂砸店。
開它一千家,擠佔市場。
短時間就能成為巨頭。
可惜陸晨沒有那麼多錢。
那就只有,開一家店,用一家店賺的錢,開兩家。
用三家店賺的錢開十二家。
然後慢慢推進,培養店主經理,生產線擴大,都是慢慢經歷的。
這樣一來,一年時間應該夠推廣到全國。
而賺錢的話……
一開始就要把這些飲品定位在高價,如果一開始定價低了,以後要漲價,哪怕漲五毛錢,都是對固定顧客群體的挑戰。
豬肉漲價四倍用了五年,而泡麵從三塊到五塊,用了十年。
奶茶的性質和泡麵有點類似。
一開始便宜了,後面就貴不起來。
而一開始定價就很高的話,就需要把服務等方面做好。
最開始就要非常有逼格。
沒有這些附加價值的話,誰會在你一個小破店買三十塊錢一杯的奶茶?
哪怕它真的特備好喝。
陸晨寫出了一份名單。
“看。”
楊詩雨:“楊枝甘露,二十八。”
“奶油芝士奶茶三十五?”
“這個摩卡咖啡三十一杯?是現磨的嗎?那人力要求很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