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者》聽我國外的朋友說很好看啊!”
……
楚舜在購買電影票時,看到一部國產電影《在天堂遇到的三個人》,有國內的電影其實很正常,某些文藝片導演拍攝的影片,在國外電影節獲獎,在國內上映因為要過審,就變成刪減版,完整版會到獨立電影院放映幾場。
可這部影片貌似是喜劇——楚舜買了票,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喜劇,越愛跑來獨立電影院上映。
電影一百一十分鐘,楚舜看完後一臉懵圈,大致講了個什麼故事,說實話他沒看懂。
也不是和《八部半》、《六格》樣的意識流,說白了就是爛,楚舜全場都沒有笑出來。
絕不是笑點高,影廳攏共都沒幾個笑聲。
看完後,楚舜和人群一起走出電影院,聽到前面一對小情侶大聲討論。
“什麼爛電影,說是什麼喜劇片,不好笑就算了,結尾還虐心。”
“喜劇的核心是悲劇啊!”
“我充分認同這句話,但前提這部電影得是喜劇,你總不能指著一部悲劇,告訴我是喜劇讓我笑吧。”
……
楚舜深有同感,他上網搜了搜這部電影,首先這個導演是著名炒作型選手,其次他在網路上看到《在天堂遇到的三個人》的宣傳標語——
[國內唯一一部登陸獨立電影院的喜劇電影!”]
[校長(楚舜)電影院推薦,不可錯過]
“這是把我這電影院當做宣傳廣告了。”楚舜更好奇,這部電影是如何登陸的院線。
獨立電影院自打成立以來,複製來源就兩種,最常見是國外導演主動找過來,其次是楚舜主動在各大電影節的獲獎影片發出邀請。
楚舜不記得要請過喜劇片放映,因此國產喜劇只可能是主動報名,然而楚舜是制訂嚴格採片規矩,它顯然不合格。
楚舜走到靠近後臺處,不一會一位工作人員就小跑了過來詢問需要什麼幫助。
開門見山問影院經理在什麼地方,員工小哥鐵定是不會告知。
“是有什麼需求嗎,有的話能不能先給我說說,看我能不能幫忙。”員工小哥說。
楚舜把鴨舌帽網上抬了抬,表明身份:“小哥我是楚舜,是影院的老闆,找你們經理是對業務的抽查。”
“大……”員工小哥下意識想要喊一聲大老闆,猛然回神不能暴露大老闆行蹤,以免引起騷亂。
“萬經理在會議室安排下週的排片表,大概還有半小時結束,要不要……”員工小哥回答。
“不用,我也沒什麼事,我去辦公室等著就行。”楚舜說道。
“好好好,沒問題,校長往這邊走。”員工小哥就二十多歲,身著制服,一米七的個子,挺瘦,很積極的側身引路,時不時就開口介紹兩句。
從導演贈送的劇本手稿,又或者是拍攝道具,其他電影院走廊或者過道擺在玻璃櫃都是電影周邊,而獨立電影院在玻璃櫃裡是手稿、道具等東西。
將楚舜領到經理辦公室,員工小哥猶豫地開口:“校長能不能合個影。”
“合影是沒問題,不過要發微博、朋友圈的話,要等到下班後才行。”楚舜說道。
“沒問題沒問題,我又不傻肯定不會現在發。”員工小哥連忙答應,然後合影。
員工小哥心滿意足地繼續自身工作,實際來說小哥是女糰粉,支援本土女團,人美腿長的明星,看電影也不在意什麼導演。
可看見楚舜還是無比激動,那可是校長啊!
二十多分鐘後,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跑來,獨立電影院的經理蘇昶,身著制度有點類似於機長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