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吧。”
秦鍵頓了頓,“每天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在趕路,每一覺睡醒都發現自己在一張完全陌生的床上”
“有時候累到恍惚,半夜起床上廁所都不知道窗外是哪裡。”
楊蘭點點頭:“聽著還挺心酸的,不過,我想這個過程對你而言也是一種特別的體驗吧。”
秦鍵:“算是一種提前的入職體驗吧(笑),真正意義上的職業鋼琴演奏家平均一年會開一百場以上的音樂會。”
楊蘭:“哎說到這個問題,我想請教一下,按照你的這個說法,一個職業鋼琴家通常要掌握多少曲目?”
楊蘭的問題也引起了觀眾們的好奇。
秦鍵思索片刻:“嗯——這個問題是這樣,首先我們得說說職業鋼琴家的群體也是有劃分的。”
“像波利尼,阿格里奇,塔裡貝克,包括我的老啊時,他們是全能性的鋼琴家。”
“他們可以連續開一百場曲目完全不重複的音樂會,其中會涉及到各個時期的作品。”
“而另一類鋼琴家會專注於某一時期,或者某一作曲家的作品,比如已經過世的古爾德大師,他是詮釋巴赫的殿堂級大師。”
“這並不是說古爾德精通的曲目只有巴赫作品,他的貝多芬奏鳴曲絕對是教科書級別的,但是鋼琴家畢竟只是一個職業,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再加上他的身體一直不太好,所以相對他的曲目庫存就會少一些。”
“類似於他這樣的職業鋼琴家不佔少數。”
“還有極小一部分鋼琴家會比較極端,這裡我就不具體舉例了,他們會公開否定一些時期的作品而專寵於某一位作曲家的作品。”
“所以多方面因素促成並不是每一個職業鋼琴家都會掌握龐大的曲目數量。”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不論波里尼,阿格里奇,塔裡貝克,沈清辭,古爾德,還有魯賓斯坦,人們都說魯賓斯坦只會彈肖邦,沒有關係,他們都是本世紀最偉大鋼琴家群體裡的一員。”
“保守估計,他們能夠背譜演奏的曲目數量應該都在三百部作品部以上,我指的是音樂會作品。”
秦鍵的普及引的臺下觀眾發出聲聲驚歎。
楊蘭跟著觀眾的反應問道:“那你可以給我們現場的觀眾朋友們透露一下你目前的曲目量嗎?”
秦鍵靦腆的笑了笑:“大概只有一百部作品。”
“一百部。”楊蘭重複過後頓了頓,“可你今年還不到二十歲。”
這時臺下響起了掌聲。
秦鍵忙雙手合十向觀眾解釋道:“一百部真的不多,而且這一百部作品裡面只有八首協奏曲作品。”
楊蘭好奇:“鋼琴協奏曲對於一個職業鋼琴家而言有什麼特殊寓意嗎?
秦鍵認真道:“我們幾乎可以透過一個鋼琴家所掌握的協奏曲數量來判斷他的職業級別,這個問題完全可以量化來談。”
“在這個方面我欠缺的太多。”
聽過秦鍵的話,楊蘭點了點頭,抬手再次帶起了現場的一片掌聲。
“譁————”
掌聲落下。
“我們今天現場也有很多的你的樂迷,”楊蘭轉身目光落到了觀眾席輕鬆的問道,“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的嗎?”
現場一陣小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