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板正的坐到kawa鋼琴前,坐姿像個士兵。
片刻後,他抬手開始演奏。
三十四分鐘的時間裡,馬其頓人展現了他第一輪裡不曾常用到的踏板技術,在圓舞曲和詼諧曲的演奏中,音樂出現了大量樂譜上未曾出現過的踏板標記。
在大波蘭舞曲的處理上他的和絃穩健,十指強調力量,音樂如派兵佈陣工整。
凸顯出了別樣的剛毅感,這點與大波蘭舞曲所要表達音樂精神有異曲同工之處。
五首作品結束後,馬丁諾夫在掌聲下鞠躬謝幕。
主持人上臺宣讀下一位選手資訊。
“下一位登場的選手是42號選手伊多.穆法瓦克,來自敘利亞。”
“他出生於1995年7月31日,他的老師是阿卜杜勒.麥西哈.阿薩德,他目前就讀於伊德利卜大學二年級。他曾獲大馬士革青少年鋼琴電視比賽的第二名。”
“本輪他的演奏曲目包括op.42降A大調圓舞曲,op.52f小調第四敘事曲,op.66升c小調即興曲,op22降E大調平穩的行板與華麗大波蘭舞曲。
主持人宣讀完完畢下場,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後臺,秦鍵段冉坐在不遠處侯著場。
入口處,老阿薩德最後一次整理伊多的紅色領結,“我們要如何?”
“要贏...”伊多斷斷續續的小聲喃喃著,“我們...我們要贏...”
“好孩子,”老阿薩德抱著伊多的額頭親吻了一下,“去吧,記住一上臺就盯著鋼琴看,不要管別的聲音。”
伊多木訥的點了點頭,隨後他拄著雙柺一晃一晃的走進了工作人員為他推開的後臺大門。
伊多的出場讓臺下的掌聲更熱烈了,一樓觀眾席的最後一排,廖林君、老酒保、哈林夫婦也在為伊多暗暗打氣。
“真是個可憐的孩子,願上帝保佑。”
哈林太太虔誠祈禱。
上臺之後的伊多聽從老師的話,一點一點的向著舞臺中央的鋼琴前進。
“只看鋼琴...看鋼琴...看鋼琴....”
他的眼裡只有鋼琴,彷彿臺下的一切與他無關。
終於他坐到了鋼琴前。
放下雙柺,他默唸著什麼抬起了手臂。
“滴lin滴lin滴lin滴lin滴lin——”
一串俏皮的顫音隨著特寫鏡頭下——鍵盤上飛舞的兩隻手指潸然飄起在舞臺上空,打破了安靜的舞臺。
伊多開始了他的表演。
不同於正常人,由於缺少一隻腿來維持身體的平衡,伊多演奏時會側身,但這並不印象他踩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