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現在正聚在距離寶格酒店幾公里外的肖邦研究院裡商討著什麼。
...
11:45。
肖邦研究院,二樓會議室。
屋內略暗,討論聲不斷。
會議室是四方結構,雖然是純木質裝修的房間,但此刻卻散發著列印油墨的氣味
室中擺著一張老舊的雲杉木大圓桌,17名評委環桌而坐,神情各不相同。
另外還有兩名公證人員坐在圓桌的最底部,他們不參與討論,只負責監督過程。
布蘭哈諾坐於最靠東牆投影儀的位置,投影儀的畫面上正是本屆肖邦大賽第一輪選手的比賽獲票資料表。
資料表是由公證人員經每組比賽結束後分別從17名評委提交的檔案袋裡收集統計的。
這份資料表換做旁人看大概一時很難看懂。
【建議這裡稍微看的慢點,比賽的晉級規則有些複雜,前三輪的晉級主要取決於獲得的YES數】
表格只有兩列。
第一列的頂格里寫著‘名次’,第二列的頂格里寫著‘Yes’。
接著往下。
‘名次’之下的前五行都寫著一個黑色阿拉伯數字‘1’。
‘Yes’之下的前五行也同有一個黑色的阿拉伯數字‘17’。
如下。
‘名次|Yes’
1.‘1|17’
2.‘1|17’
3.‘1|17’
4.‘1|17’
5.‘1|17’
其含義是本論獲得第一獲票數的選手們一共為五人,他們在第一輪比賽中獲得了全票所有評委的投票,17票全過。
這裡注意一下,此時17名評委並不知道這五名選手姓式名誰,來自哪個國家。
或許他們會有私下交流,但沒有一名評委會愚蠢到主動與其他十六名評委去交流某一選手的情況。
身為一名肖邦大賽的評委,其身份在這個階段實際上是格外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