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的小節段落都要使手腕保持水平,為了達到音色的通篇統一,這一點上秦鍵認為在現代鋼琴上更好掌控。’
‘2.運用到的每一根手指必須要獨立迅速,要做到以最矮的高度和最快的速度結束每一次觸鍵,力求保持每一個音都乾淨利落。’
這樣一來,音色在自然在寬廣的旋律中又會增添許多自由的氣息,手腕的平穩和手指的獨立讓聲音的自由沒有了羈絆,象徵著田園風光中溫暖而自由的氣息。
這裡需指出秦鍵的演奏並非只是結合了老阿瑟的講述在其中,具體的演奏法他也參考了關於肖邦古鋼琴演奏要義。
可以說現在這首降a大調練習曲是秦鍵一個階段學習成果的最直接體現,有思考,有常識,有反思,更重要的是這裡有屬於秦鍵的一種探究精神在其中。
在徹底洞悉了此曲對位下的和聲結構,秦鍵並不試圖打破規則,而是以一種想象中的肖邦音樂來表達他心目中的開創式的浪漫派自然主義情感。
因為迴歸作品的本身,肖邦已經給出了終極詮釋——‘此曲獻給自然風光。’
秦鍵向來尊重作曲家的本身意圖。
不過不論在何種場地裡,浪漫主義的優美旋律都是完全可以脫離其內涵而單獨以音律打動他人的存在。
當秦鍵結束了最後一個音的演奏,伊多激動的鼓著掌,他似乎很喜歡秦鍵的這一段演奏。
他嘴裡呢喃著肖邦的名字,老阿薩德則是糾正他道:“他是你的朋友,秦鍵。”
“秦鍵,”伊多重複著,目光時而凝聚,時而渙散“秦鍵,秦鍵,我的朋友。”
“是的,我們為數不多的朋友。“老阿薩德嘆息道,同時他對於秦鍵剛才的這份‘作業’也很滿意。
很快浪潮般的掌聲就把這對師生的對話淹沒了。
秦鍵再次起身,這次他沒有鞠躬,只是微笑這衝著大家點點頭就暫離舞臺走向了禱告間,那是他臨時休息的地方。
兩首作品演奏下來並沒有讓他覺得有什麼疲勞感,相反透過牧童短笛的出色發揮,他覺得自己已經找到了最好的狀態。
短暫的休息很快過去,門外掌聲響起,秦鍵起身返回教堂大廳。
這次回來他發現臺下的空位又多了一些,想來剛才在他休息的時候又走了不少人。
不過剛才第一首曲目結束時,中途進來的那個男童還在。
此刻的小男孩依然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秦鍵,秦鍵發現了這一點並停下腳步用一個專門的禮儀衝著小男孩輕鞠一躬。
小男孩則是些害羞的在眾人的矚目和笑聲中捂住了臉。
顯然秦鍵這紳士般的舉動打動了大家,他們把更大的掌聲送給舞臺。
演奏會繼續。
夜曲,在下午的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