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辭要彈肖邦了。”
這是秦鍵下意識的第一反應。
而第二反應來的時候他已經不知道自己在在思考什麼了。
“噹!!!”
同樣的第一個強力和絃,秦鍵聽到的音量明明和自己演奏的幾乎一樣,但是他明顯有一種對方彈奏出來的實際效果要大於自己。
“鋼琴的原因嗎?”
“不可能。”
秦鍵轉念間便否定了自己的想法,“立式鋼琴的音量不可能比三角鋼琴更強。”
思緒間,音樂已經走了近一半。
秦鍵看著鋼琴上來來回回的雙手再度沉思了起來。
如果不看演奏者,秦鍵分辨不出來這首作品是沈清辭演奏的還是斯托夫本人演奏的。
相比於自己的復刻演奏,沈清辭的復刻演奏從整體的音響效果上已經安全達到了斯托夫原本的恢弘大氣。
尤其是在和絃的推送上,甚至秦鍵聽起來對方還留有餘力一般。
“可是問題出在哪呢?”
秦鍵回想著自己剛才的演奏,不論從觸鍵到角度還是手臂的力度都充分已經調動了起來。
“需要再用力嗎?”
在問題中,音樂已經停了下來。
沈清辭轉頭看向秦鍵,“聽清楚了嗎?”
秦鍵不太確切的點了點頭。
沈清辭看的出秦鍵的猶豫,“沒事,再試一試。”
秦鍵再次坐到鋼琴前開始了演奏。
“噹!!!!——”
巨大的聲響彷彿整的牆上的油畫都晃動了一下。
只是第一組和絃落下的一瞬,他的右手只跑動了兩組十六分音符就停了下來。
客廳在一起一落便安靜下來了,似是還剩下一點餘音在空曠的房間裡迴盪著
“更不對了。”秦鍵搖了搖頭,他轉頭問像一旁:“沈老師,是調式音響色彩的問題嗎?
這一次他幾乎調動了百分之八十的全身力量,可是出來的感覺已經完全不是斯托夫的感覺了。
沈清辭輕聲回答道:“說到這個,這裡我得提醒你一點,廖林君的調式色彩理論差不多可以運用到所有種類的器樂中,但是你必須要清楚並不是所有的演奏問題都可以用這一方式來解決——
“尤其是在多聲部樂器的演奏中。”
秦鍵思考了一下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單聲部樂器在演奏的過程中只有一條旋律線,所以在明確作曲家給出的調式後可以更集中的表現調式色彩,哪怕離調和轉調都不會妨礙他們的表現力。
但是隻有一個聲部也註定了單聲部樂器在色彩描摹上只能趨於平面化,達不到立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