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也說:“跟誰住,還是看我爸媽的意見吧!”
大隊長一瞪眼睛,“咋?我說了還不算是咋的?”
陶真真道:“叔,還是聽聽我爸媽的意思吧,畢竟是他們的日子。”
大學生髮了話,大家都不吭聲了。
要是擱以前,肯定會罵她,“哪有你一個出嫁女說話的份?一邊去!”
陶真真看向爸媽,鼓勵道:“爸、媽,你們想跟誰就說,別怕旁人不滿意。日子得你們過,還是要順心為好。你們也不用擔心,跟了這個,那邊不孝順你們,都是你們的兒子,誰要不孝,隊長叔肯定得管,誰都有老的那天,要不孝就好好想想自己老了的時候。”
大隊長混濁的老眼掃了她一眼,小丫頭片子,要不是考上了大學誰稀得勒(理)你。還敢跟我扯這些孝不孝的,老子管的多了,哪有閒心管你們孝不孝!
陶母嘴角動了動,眼淚巴叉的看向老頭,“孩子他爸……”
陶父咬了咬牙,“我們歲數不大,誰也不跟,自己過。”
這話一出口,他自己頓時輕鬆了許多,也不管眾人什麼臉色,自顧自的說起來,“幾個孩子都是孝順的,我都知道。可是一來我們老倆口自己還能幹些年,二來跟了誰過都怕傷了另兩個的心,不如自己過。”他擺了擺手,示意都別說話,讓他把話說完,“等到我們歲數大了幹不動了那天,就幾個兒子家輪流過。”
這種方式在當時倒是稀奇,可在後來的歲月中卻有許多老人是這樣度過晚年的。
陶真真倒覺得這樣挺好,不用看誰的臉色,要知道五十幾歲的真的不算歲數大,身體又很好,自己過真挺不錯。
至於真動不了那天,她拿錢,就不信幾個嫂子看在錢的面子上能不好好伺候。
幾個兒子急了,一個個叫著“爸~”,幾個兒媳婦也愣住了,但她們心裡卻是有些竊喜的,只要沒便宜那幾個就行……
大隊長看到陶父鐵了心的模樣,陶真真這個大學生女兒和大學生女婿也很贊同,就沉吟片刻,“我也覺得這樣挺好的,你們自己決定吧,要是都沒意見就這樣定下來。”
幾個兒子當然不樂意,可架不住有樂意的媳婦啊。
再加上陶真真的話:“你們要真想盡孝,沒事回來常幫爸媽乾點活,挑上水,吃好吃的時候別忘了給帶一口不是一樣?非住一起幹啥,別人去看還不自在。”
這事就這麼說定了。
陶真真和楊衛國第二天就要走,分家的事也定下來了,因此二人就要先回家。
大隊長攔住她,“真真啊,你也是叔看著長大的,我聽說,你家那個小叔子秋天在各個村裡收瓜子,你也別跟我打馬虎眼說什麼自己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