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他是太上皇,只怕心裡也會擔心,自己和父皇一樣……
想到這裡,心裡忽然閃過一絲不該有的想法……但總算是不蠢,立馬就得出基本沒有成事的可能,因此立馬道:“孫兒不敢,皇爺爺說的是,孫兒還年輕,缺少經驗,確實沒有能力指揮太多兵馬。
只是京營那邊,雖然除掉了逆賊陳昭和其副將,但是孫兒並沒有完全掌控京營的把握。
不如皇爺爺讓史侯去統領京營的人馬……史侯爺能力超群,戰功卓著,相信一定能以最快的速度整頓好京營的人馬。”
雖然步軍營的人馬才只有七八千,而京營北大營那邊卻有超過一萬的兵馬。
但是一來步軍營這邊有很多他的人,他對步軍營的掌控力高。另一則,從戰鬥力來說,他也並不認為一萬多京營的人馬,能夠比得過數千裝備精良的禁衛軍。
太上皇卻並不是和他商量:“既然是歷練,自然是要有些難度。莫非你連統領整合這麼點兵馬的信心都沒有?”
“孫兒自然有!孫兒遵皇爺爺之命。”
太子苦笑,他怎麼可能當著太上皇的面承認自己無能?別說承認,連懷疑都不能讓太上皇產生。
太上皇這才滿意的點點頭,招呼太子過來,輕拍著這個孫子的手道:“你放心,你父皇此番如此傷朕的心,朕自然不會輕易饒恕他。
諸多兒孫之中,你算是最乖巧懂事的一個,朕除了你之外,沒有也不會有別的選擇,你可明白?”
太子聞言大喜,立馬跪地鄭重的叩首:“孫兒明白。皇爺爺放心,孫兒定不辜負皇爺爺的厚望!”
太上皇便就勢摸了摸太子的腦袋。
他倒也沒有騙太子。
不敢說諸多兒孫,至少寧康帝的幾個兒子中,太子與他是最親的。
這麼多年,其也是來重華宮最勤的。雖然他很少有閒工夫見他,但多少也讓他對太子的心性和城府,有較正確的瞭解。
這也是此番事變,他那麼快就想到從太子著手的原因。
而且,不說此番太子立了大功,就說如果他真的要廢了寧康帝,那麼太子無疑就是唯一且正確的選擇。
不是嗎?
他若是廢寧康帝而立別的血脈,不論什麼原因,都會招致非議的。
而立太子,則變得順理成章起來。
……
寧康帝一言不發的走進駐所。
隨行的一眾心腹、侍從,皆是心驚膽顫,甚至除了戴權一個人之外,沒有任何人敢沒有吩咐直接跟進去。
過了許久之後,才等到戴權出來。
“皇上招諸位將軍、大人進去。”
眾人略鬆一口氣,規規矩矩的按照地位排列而入,終於重新看見了坐在書案之後的寧康帝。
不知為何,雖然才一晃眼沒見,眾人只覺得寧康帝一瞬間似乎蒼老了些許。
恭敬行禮,寧康帝也溫和叫起,然後當先開口:“陳愛卿乃是難得的忠臣良將,此番因朕失察,致使他招到禍患,是朕之過也。”
眾人聞言,皆勸慰:“陛下切莫自責。陳節度之殤,過不在陛下,乃是天命如此。
況且陳大人一身忠肝義膽,倘若他知道陛下為他之故如此傷神,陳大人在天之靈,也會不安的。”
寧康帝面色沉默的聽著眾臣的勸慰。
但他其實並沒有太為陳昭之死而痛惜,相反,他心中對陳昭很不滿。
陳昭是他十分倚重之人,此番雖然讓其輔助太子,佯作叛亂。但是陳昭應該清楚,他的主子只能是他這個皇帝!
其手中又有兵權,在這等需要事事小心的關口,居然還能著了太子的道,致使他損兵折將。
若非其以身盡忠,否則寧康帝肯定是要重重治他的罪的。
真正令寧康帝傷心傷神的,自然還是太子的臨陣倒戈……
抬手一壓,制止了眾人的話頭,寧康帝正色問道:“當前的局勢,眾愛卿可有何良策?”
“陛下,雖然太子反節。但是現在陛下手中還有親軍營和護軍營,加在一起也遠遠過萬,足以抵禦驍騎營和太子手中的人馬,因此陛下也不必太過擔心,局勢於我等而言,並非太過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