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秋末的天氣。
京城北風漸臨,皇城中滿地黃葉,紅牆處的角角落落都堆滿了掃落的黃葉。
天氣漸寒,太醫院給每個宮中送來了溫潤補氣湯。
宮城之中,無處不顯示差別。
就是這麼一碗溫潤補氣湯,居然也是分著三六九等。
往年送到仙霞宮的溫潤補氣湯字是用名貴的藥材熬製,人參,銀耳,燕窩自然是少不了。
而今顧太子妃已然徹底失去了太子的恩寵,而太醫院的那幫太醫,比較宮中的太監,宮女,丫頭們還要更會看人下菜。
送往翠微殿的溫潤補氣湯,加了今年少有的紅花,這紅花不等同於藏紅花。
而是來自波斯進貢的。
說到這波斯進貢,上次來還是永樂年間,這次能來,完全是因為沈大公子的第一次遠洋船隊出行。
這一次,寶船不過兩艘,船隻是舊船,剛造出來三艘小戰船,加以護航。
算是比較冒險了。
之所以選擇在這時出海,完全因為海面上倭寇已有些消停。
而只這一次,算是極為成功的,運過去的絲綢,瓷器都是極高價出售,算是暴利。
將所有費用一結算,沈大公子這一次就將之前向各世家大族所支借的銀兩盡數賺回。
前景如此看好,各家必然不會贖回股份,一些財力稍強的家族,甚至加大了投入。
如此一來,朝廷所投入的不過只是監製大船的工匠,官員,以及眾多浙海的水師用以消滅零星的海盜。
根本就不用朝廷投入一分銀子,反倒這一次徵回稅務近七萬兩銀子。
而思雨這一次就獲得七千兩銀子分紅,如此一來,思雨雖然讓出每月近二千兩的收入,卻這邊的收入暴增。
這樣一來,她打賞的銀兩更為充足。
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偏偏天下事,往往摁下葫蘆起了瓢,一樁樁爛事沒完沒了。
楚王,唐王,以及被剝去封號爵位的魯王,再加上實力弱小的浙王,變得極不安分。
四王舉事與否,實則上只隔著一層窗戶紙,可偏偏朝廷還不敢把他們怎麼樣。
這也是皇帝不敢讓太子知道的原因,生怕他魯莽行事,逼得那四個王爺不得不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這些天,可以說太子為了這件事情,傷透了腦筋。
既然朝廷不敢有所動作,又不能放任不管,坐等他們勢力強大,如此一來,只怕是更難收拾。
有時候太子也感到意興索然。
他覺得皇帝這個位置真的是很難做,還沒有接手,就有如此多的問題。
更何況那四個王爺舉事,如同懸在他頭上的一把刀,誰知道這把刀會什麼時候落下。
這件事既不能公開,與那四個王爺挑明,又不能被動等待。
這是一件多麼矛盾的事情啊!
多少天以來,太子憂心忡忡,以致於茶飯不香,思雨看在眼裡卻也不知該如何為他分憂。
思雨見太子對著眼前的冰糖蓮子粥發呆,已然猜到了太子又為那四個王爺的事情而頭疼不已。
不要說太子頭疼了,就連思雨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化解這場危機。
思雨雖然已經看出來,這楚王可能是已經不在人世了,或是已經被他兒子篡奪了王位。
不然這奏摺上面的字已然大不相同,可是單單隻發現這個是完全無濟於事,必須找個機會和一個合適的理由拆穿這個偽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