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
不可能!
宋徽宗一拍桌子,感覺這個結論實在是太荒謬了。
最美瘦金體:
“崇禎怎麼可能是王朝末期土地兼併最輕的呢?”
“難道就僅僅憑藉著崇禎時期計程車紳階層的人數最多嗎?”
“我不信!”
…………
楊廣眼中滿是冷笑,你不信有什麼用,大家信了就行。
楊廣決定好好打擊一下這貨,因為他覺得宋徽宗實在是太蠢了。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陳通說,崇禎時期的土地兼併情況相比於其他朝代的末期是最輕的。
其實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
這就是經濟方面。
眾所周知,明朝中後期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隨著科學技術的提升,
新的財富增長方式出現了,那就是去經營商業!
這個時期,商業的比重開始急劇膨脹,資本主義萌芽進入了野蠻生長時期。
而農業不再是唯一致富的途徑。
所以此刻的土地也就沒有其他朝代那麼的稀缺了。
很多大商人甚至都不願意去佔有更多的土地,因為這根本就沒有價值,他們反而把所有的心思放在經營商業上。
走私,海外貿易,壟斷商品,這些收益也許是土地的幾十倍,上百倍。
這就讓當時的權貴階層,有一部分人在主觀上都不願意去佔有更多的耕地,因為持有耕地是有成本的。
因此,我有一個推測,在明朝的中後期,經濟相對發達的南方,他的土地兼併情況其實在放緩。
而只有北方比較依賴於土地的地區,才會進行更加嚴重的土地兼併。
因為資本永遠都是最聰明的,他們永遠都是逐利而生。”
………………
還可以這麼理解?
曹操,李世民,劉邦等人都驚呆了,他們真是對楊廣刮目相看。
不管楊廣說的對不對,反正這個角度就很牛逼。
人妻之友:
“我從來沒有想過,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會讓權貴階層放棄對土地的依賴。
這的確是一個新思路啊!
明朝中後期,真有很多人轉型了成了商業,他們其實已經擺脫了農業,
當然對農業的耕地就沒有了太大的需求。
現在我倒是有點理解,為什麼崇禎時期,造反的永遠都是北方人呢?
因為北方對於農業的依賴太過於嚴重,
而南方很多百姓,他其實已經對農業沒有了絕對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