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要少玩電腦少玩手機少打籃球少談戀愛,多做幾道生物題。
這些弄完,還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在電腦上設計課本書頁模板。
不久,就有人道:“黃老,每個分子運算題排上後,總是會有半頁空白處,需要再填寫什麼嗎?”
黃鑫想了想道:“李院士,要不你們再想想,多弄幾道題出來,把空白的都填滿。”
李陽愕然道:“黃老,這個會不會太多了?高中生學習本就很繁重。”
黃鑫搖頭道:“現在高中生都還有時間玩王者榮耀、玩LOL、吃雞、有時間刷抖音、也有時間早戀,不怕多這幾道題。”
“而且,這可是學習你的知識,也是我們華夏人自己的知識,還必須學的有深度一點。”
李陽果斷贊同了這話:“那要不要弄的難一點?畢竟最後的幾道題,當壓軸,難題才有深度嘛!。”
黃鑫想了想,道:“那就弄的難一點吧!畢竟是自己華夏的知識,以後不能讓他們在這類的知識上輸給外國學生。”
“那就這麼辦!”李陽點了點頭。
那個編輯排版的工作人員聽著兩人的話,簡直見鬼般的看著兩人。
他似乎回想起了自己高中被那題海支配的恐懼。
能當個人嗎?
不過,想到自己已經畢業,他又莫名的覺的現在的學生是該多多學習。
終於,將最後的習題解決了之後,就到了最後一項了,人物資料了。
黃鑫道:“李院士,名人資料你是要自己描述,還是用模板?”
李陽疑惑:“還能用模板?”
…
李陽
男(1993xxx)
著名的生物學家,華夏年輕院士,以一己之力攻克一個生物細胞學世界難題,更以一項環境生態技術領先世界幾十年。
李陽從小就熱愛生物學,在很小的時候他就懂的觀察四周一些生物的變化。
在幼兒園,同齡人還只會玩著積木的時候,他已經在思考知了為什麼會叫,樹為什麼會長大……
…
為了研究《細胞精確分子機制》,他曾經連續幾個月沒出過實驗室,進行艱難的攻克。
他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甚至曾經一度經過醫院。
甚至,在打著點滴,他還在病床上推演著公式。
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
李陽看著這模板式的人物介紹,他感覺自己有些臉紅。
他真沒從熱愛生物,幼兒園他在玩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