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那段小插曲,這一路來,倒是相談甚歡。
臨近安華寺,她們三人不難免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辛言道:“難道這個時間段來往安華寺的人有這麼多嗎?”
這一句,確是問向徐氏,徐氏皺眉,眼裡也是不解,道:“並不會啊,往年這時,應當是沒有什麼人的,安華寺不比京畿的臨安寺香火旺盛,平常上香人數也不多,更別說這樣的天氣。”
還有一句徐氏沒說,那些人的穿著看上去也不像什麼富足的人家或是尋常百姓,那狼狽的模樣,倒像是逃難的。
難道是那個地方發生了什麼事?
若是旱年,糧食顆粒不收,逃難的大有人在,可今年收成不錯,比起往年只多不少,至少也是捱得過這個冬天的。
這個年代的人們家族觀念與土地觀念很深入,不到萬不得已是絕不會離開家鄉的,比起客死異鄉,寧願餓死在自家的土地。
她一介婦道人家也不懂,儘管疑惑也只得等回去後,與夫君說道。
這件事便被她拋諸腦後。
而徐氏想的這些,辛言自然也想到,只不過她是想得更加的深入。
這可不是多了幾人,望著寺廟外那好幾十個衣衫襤褸的背影,辛言還是陷入了沉思。
對著衛小淳說道:“讓車伕繞道從另一邊進去吧。”
“是。”
徐氏不明,道:“怎麼了?”
“那邊人太多了,我們這一出門也沒多帶護衛,還是繞道,免得出現差錯。”
徐氏以為辛言是怕那些人見到這麼華貴的馬車會一擁而上,想來乞討什麼的,故而如此,心下讚歎她謹慎,也不再說什麼。
安華寺的側門只有一人把守,馬車亮出身份,很容易便進出了。
方丈接到訊息,早早的就出來相迎。
引著她們就往廂房走去,徐氏這邊與方丈寒暄後,辛言才道:“可否請問方丈,我們剛剛來時,瞧見寺外有許多人,可是發生了何事?”
方丈這才瞧向徐氏旁邊這位女子,女子臉上略施粉黛,眼中如有浩瀚星辰,點點星光,滿面紅光,是有福之人。嘴唇微啟,聲音平穩,不急不緩,如悅耳的鈴聲,讓人心生好感。
方丈只不過瞧了一眼,回道:“寺外那些人,是逃難之人,聽聞家鄉遭了難,不得已流落到此,前幾天才十幾人,這兩天越來越多人到此,老衲本想在寺中為他們劈一處棲身之地,無奈人數實在太多,且寺中居住的是貴人,怕他們驚擾到貴人休息,只得在寺外佈施糧食與棉被,讓他們在這寒冷的冬天能夠保暖,只是眼看人數越來越多,這寺中糧食也快要不夠了。”
方丈臉上一臉愁容,是真心為那些人難過,怕他們挨不過去。
“方丈可有詢問他們家鄉是遭了何難?依據您這麼說,想必遭了難得不止一個地方,否則人數不會越來越多,只得先弄清楚原因,才能解決這件事,否則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這話讓方丈頓時茅塞頓開,他一心只想著如何能讓外面的人不再捱餓,卻忘記了這一最根本的辦法,也不拖拉,立即喚來幾個小和尚,讓他們去打聽打聽。
這才對辛言道:“阿彌陀佛,施主所言極是,倒是老衲想岔了,不知施主尊名?”
“小女子名喚辛言,方丈客氣了。”落落大方的施了一禮,讓方丈以為是哪家的小姐。
“辛小姐著實款款大方,不卑不吭。”方丈讚賞道。
“方丈客氣了,小女只是一介商賈,當不得這一聲小姐。”
這下倒是方丈愣住了,這女子竟然是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