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李素走之前,私下裡跟他一個人說的一番話:劉備明年要北伐李傕郭汜,所以外交姿態上要演得像是“貪圖其他諸侯地盤,而對皇帝不感興趣,越是要幹什麼,越要顯得在其他方向上用兵”。
劉備讓他年底之前必須回成都覆命、來年開春由擅守擅安撫地方的魯肅來接替統治荊南四郡,趙雲就越要表現得“我絲毫沒有因為要走人而停止攻勢”的樣子。這樣才能在外交請報上更好地配合大局,為北伐製造突然性。
想到這兒,他部分否決了李嚴的提議:“不行,不要怕花費錢糧兵馬,不管是否能攻下嶺南,都要大張旗鼓保持攻勢。而且對外要讓劉表、袁術、孫策都知道我們在猛攻。
沙摩柯,可敢率領本部兵馬,在馮乘縣與富川縣之間的萌渚嶺隘口擺開攻勢,假裝強攻富川、臨賀?”
趙雲後半句話是指著地圖問的,萌渚嶺是賀州附近的重要五嶺隘口,其西有賀水流過,沿著賀水河谷進攻,就可以到富川和臨賀(臨賀這個縣名就是因為瀕臨賀江,也就是後世的賀州。)
剛剛立了功得到升遷的沙摩柯當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了,應聲而答:“有何不敢?別說佯攻,就是真攻我也去!”
趙雲虛按一下,示意他別魯莽:“誒,也不可莽撞,劉度、張懌在萌渚嶺賀川隘嚴防死守,不是那麼好過的。雖然隘口造在岸邊,旁邊還有河可以偷越隘口。
但賀川源頭就在此處,我軍也無法把船筏運過來,走水路得臨時扎筏,躲不過守軍的耳目的,佯攻就行了。強行小部隊突入到敵後,糧道都沒法保證。”
沙摩柯顯然是不懂兵法,被如此勸說,也只是掃興地嘟囔了一句:“我們五溪人打仗向來不帶糧草,如今秋收時節,山中野果也能讓咱活下來。實在不行搶就是了!就不信臨賀百姓都躲在城裡,野外就沒鄉村可搶!”
趙雲臉一黑,愈發堅定了要眼裡約束沙摩柯的想法:此人勇則勇矣,就是一不通兵法,二沒有軍紀,不知道王師不許擾民。只能是帶在身邊打打陣地戰,或者小範圍穿插,還是不能放出去大縱深敵後迂迴。
眼看李嚴、沙摩柯等級別高的軍官都爭論不下、各自被趙雲否決了一部分意見,最後還是人微言輕的新人魏延,看沒人質疑了,冒險說道:
“將軍,若是真想繞過陸路險隘,其實也有現成的道路可用,只是要快,若是稍微遷延數日,恐怕就被張津反應過來、做出提防了。”
趙雲倒不是講究論資排輩的,他就事論事,就給了魏延詳細闡述的機會。
魏延拱手行禮,指著地圖說道:“咱別走臨賀這邊了,而是以偏師,迂迴到湘江最上游的零陵縣,以走舸等小船,從湘江由靈渠入灕江,至始安縣再順流而下,也可直達蒼梧郡治廣信縣。
此路自古是南平百越最容易走的水路,那靈渠就是秦始皇南征百越時,第一次兵敗後,強令屠睢所修,始皇帝死前三年渠成、當年百越遂平。我們表面在富川、臨賀與敵相持,暗中以一軍水路直插蒼梧腹地,可成當年屠睢、趙佗之功!”
趙雲想了想:“文長倒是讀書不少嘛,‘靈渠’之載,哪兒看來的?秦始皇本紀上也沒有吧。你年紀輕輕,對嶺南地理倒是熟悉。”
魏延尷尬一笑:“將軍見笑了,我不過讀書有所圖,只找與眼下可能要面臨的戰事相關的史料看,以求能有所啟發,其餘書皆不曾讀。”
魏延顯然是個讀書功利心非常強的人,帶著問題去學習,如果不是解決工作中的問題,那就絕不超前學習、無目的讀書。也不知道他是檢索了多少史料才找到這麼幾條有用的。
靈渠是秦朝時候非常有名的大運河,也是歷史上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最古運河。因為它位於桂林灕江的源頭,和永州湘江的源頭之間。同時灕江又是珠江的支流,在蒼梧匯入珠江,湘江則在岳陽匯入長江。
靈渠總長只有幾十公里,修築難度卻很大,當年秦始皇可是用了十萬民夫、一年時間劈開了灕江和湘江的分水嶺,然後南平百越。
一直到後世2020年,江西省給中央遞交《粵贛運河規劃方案》時,破題報告都得從“靈渠年代久遠無法通航大船,目前中國缺乏溝通珠江與長江水系的內陸運河”開始寫。(有興趣的書友可以去逼站看一個“全景歷史地理”的號的最新一期更新,有詳細的相關地理分析,我就不上圖了)
所以魏延的建議,大方向上是沒錯的。
但趙雲看了地圖後,也意識到一些問題:“靈渠是秦始皇時所修,此後四百年不曾增益,能過的船應該很小,若是沿線在我軍之手,要陸續往返運糧倒也勉強。但現在是迂迴數百里奇襲,首批就要集結投入不少兵力,船少一批一批運的話,難免會被敵軍各個擊破,也失去了突然性……而且若是船隻全部投入,後續要返回運糧,也容易被敵軍截獲。”
魏延一看有希望,連忙以立軍令狀的姿態說:“末將不用太多兵馬,只當是試一試,在敵後製造混亂。就以幾個曲的兵力,每曲六百人順灕水而下,自帶多日行糧。
末將以為嶺南諸將未必都像看似這般與窮兵黷武的張津同心。張津以弱強,內部必然怨聲載道。只要我軍出現在蒼梧,未必沒有內應動搖。
將軍若是在此遷延日久,士卒死傷、錢糧軍械靡費,同樣不少。何不給末將兩三曲兵馬試一試?末將願立軍令狀,若是不勝……也不需要軍法處置了,到時候定然已經戰死敵後。麾下士卒,戰死也好,暫時留下有用之身虛與委蛇詐降張津也好,死者應該不會太多。
將軍在荊南手握那麼多兵馬,拿一千多人給末將搏一把又有何不可?失敗了末將自己賠命就是。贏了,也算末將揚眉吐氣光宗耀祖,不負大王於右將軍、伏波將軍的期望。”
趙雲臉色一沉:“這是什麼話!你自己不愛惜性命,難道還不愛惜士卒性命?這種態度我是不會答應的,想出一個兵敗了之後還可以帶著士卒回來的法子,我才會考慮。
而且,你考慮好了:既然說此大話,如此冒險,就算你把兵帶回來,但只要是慘敗,我一樣要嚴格執行軍法!最多是免你一死。當然若是能完善一下方略,真的贏了,那就直接破格提拔你為別部司馬。”
別部司馬雖然比沙摩柯還低,但畢竟沙摩柯是蠻王的兒子,自己有私兵數千帶資進組的。
魏延才當了大半年兵,當曲軍侯也才四個月,再升別部司馬確實是坐火箭了,如果不是奇功也沒那麼大賞格。
魏延一咬牙,表示他會再完善一下他的靈渠繞後方案。
——
PS:展開寫起來比我估計的要長一些……就這樣吧,今天一萬多字。但這個支線是寫不完了,明天一定寫完。還差三天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