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究竟是什麼?
其實在本質上,一句話就能概括。
“人類腦中強烈的意識方法與自然界中的基本元素結構發生互動,使結構體被迫運動。”《關於人類意識干預性假談與部分論證》
都知道化學上水的分子式是H20,在魔法學中同樣如此。五大基礎元素中,水元素就是指水的分子式結構。這裡的元素,指的不是化學上的“鉀鈣鈉鎂鋁”等等,而是自然界中可以與人的意識發生互動的最基本結構。
每種基礎元素的基本結構是不盡相同的。
像水元素,只是純粹的分子層面;而雷元素,是正負電荷等的統稱,是電子和離子層面的;像土元素,雖還未被實驗證實,但學者們方向上猜測是一種類似二氧化矽但含氮的一種多分子結構,因為不僅是岩石、沙礫,連土壤也能產生大量反應。
光一個土元素就夠研究的了,更復雜的是其餘兩個,p元素和t元素。從現象說結果,t元素的互動可以產生熱量變化,而p元素的互動可以產生氣壓變化。
目前,絕大部分學者認為這兩種元素屬於概念範疇。這主要是因為目前的魔法學手段無法檢測這兩種元素究竟以何種物質形態和人的意識互動,所以只能暫歸它們為意識型元素,而其餘三個則被歸為物質型元素。當然,由於可證偽性的存在,之後的發現隨時可能將目前的結論推翻。但從目前的發現來看,意識型元素和物質型元素之間的差別不止於此。
t元素熱量的控制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隨心所欲,目的區域的熱量變化,必定引起其他區域的溫度變化,就像空調外機如果裝在屋子內,不論再怎麼加大功率,屋內的整體溫度都不會發生變化,當然空調的出風口還是很涼快的。P元素類似,這邊的氣壓低了,那邊的氣壓就會高。
所以,意識型元素具有還原性。
這是不受人主觀意識的還原,兩種元素的魔法效應只會維持到施法結束,屆時熱量,溫度會自動且迅速回到施法之前,氣壓同樣如此。
相反,物質型元素具有不可逆性。
覆水難再回收,破鏡難再重圓,物質型元素,亦是如此。
當亭亭瞭解上述的一切後,她仍心存諸多疑惑。比如,炎屬性魔法是依靠何種結構使用的呢?
這裡不得不提到,除去五大基礎元素以外的衍生階元素。這類元素由一個或多個基礎元素衍生而成,本質上還是依靠基礎元素的結構。所以,在魔法學界被稱為“假元素”。
火元素,冰元素,木元素,風元素,都是假元素。
火元素由t元素衍生而成,透過火元素適性產生的炎屬性魔法,本質上是控制環境中等離子體形態物質的運動。所以,炎屬性魔術師,幾乎人人都要攜帶易燃物,因為他們並不能大量憑空造火,他們能做的,只是引火蓄火和控火。
冰元素由t元素和水元素衍生而成,只是簡單的控制結成冰的水而已。所以,只要同時具備t元素和水元素適性的人,幾乎必然有著冰元素適性。
木元素由土元素和水元素衍生而成。這種元素適性在人類中非常稀有。木屬性魔法是可以影響甚至控制植物生長的,還有的木屬性魔法可以小幅度提高人體傷口癒合能力和自身調節能力。
風元素則單獨由p元素衍生而來,還完美繼承了p元素的還原性。所以,風元素魔法可以殺人於無形,而不留痕跡。但風元素魔法並不是簡單的利用氣壓差產生風,比不能憑空造火的炎屬性魔法層次略高,它的本質是產風並控風。
每種元素適性的魔法都有各自強大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櫻井大智在看到亭亭身上具備三種基礎元素適性時,不言而喻地開心。
而由於現在最先進的器皿都觀測不到人的假元素適性,所以只能從基礎元素適性推測而來。這也給了一些魔術師美好的期許。
夜晚,櫻井大智的房間裡。
“卷軸也給你了,這幾天練得怎麼樣了?”
離火掌,掌中焚物成火,可藉助魔力向前轟出,D級魔法。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D級魔法,但在亭亭的使用下,原本應該向前噴出的一團火像野馬一般奔騰起來。未完全燃燒的火焰散盡後,窗外清晰可見餘煙未硝。
櫻井大智不得不感嘆,“月兒啊,你都已經可以使用650砸的魔素了嗎?有些驚人啊,目前可能具備三星魔術師的資格了。”這個月兒的稱呼也是改口了很久,他才習慣過來的。
“很厲害嗎?”
此時的亭亭已拋棄了自己原本的姓名,現在的她有了一個全新的日文名字:櫻井月(這裡的月的讀音非日文中的tsuki此ki,而是經過語言文化融合後的yue)
“你呀,真是。我和你說,其實開源的適齡時間是7歲,但因為年齡過小的話,熊孩子會無端鬧出一些事端,所以很早就有法律規定必須是步入初中的學生,有意願開源的話,才會分發萩水。這樣的算12週歲起步,少說一點,就算10年,22歲以下,達到三星的魔術師也不多,你僅僅一月就是三星水平,你說呢?”櫻井大智一臉汗顏。
“真的嗎?”喜上眉梢,櫻井月手舞起來。
“你也不要高興得太早哦,魔術的修煉都是先易後難,先速後緩,會越來越難,可不能就此沾沾自喜。”
“啊,這樣啊,白激動了。”吐了吐嬌嫩小舌,櫻井月繼續在窗戶邊練習起離火掌來。“這種魔法每次都要藉助紙巾,好麻煩啊。”
“沒辦法,炎系魔法本質上是控火,而不是產生火,所以炎系魔術師身上一般都要攜帶一些易燃物。而你利用高燃點的紙巾燃燒使出離火掌,其實比正常用易燃物難度高得多。你具備的t元素將紙巾的區域性溫度提高至其燃點,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