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曾經這樣形容記者:我認識幾百個記者,其中大多數的個人見解並不值錢,但當他們在報紙上說話時,那就成了報紙的意見,於是,他們的話也就成了震憾社會的雷鳴般的預言。
翌日。
今天是一個大日子,是高中期末考試的日子,也是學生們嚴陣以待的時間。
“要好好考,不要緊張。”
“如果你考到了一個不錯的分數,就給你換個手機。”
“放輕鬆,不就是考試嘛,沒什麼大不了。”
魔都的期末考試,也是全市統考,學生會在其他學校考試。
有部分學生是有家長跟著來,更多的還是揹著一個包,自己就來了。
韓軾一點也不緊張,雖然要考一個好成績,但他已經複習完畢。
語文:幾乎是把整本語文書背下來了,嗯……不對,不是幾乎,就是一定,並且還包括上課老師講解的東西。
數學:這幾個月,已經做完了五十多套練習題了。
英語:關於這點沒什麼好說的,要知道他穿越前就可以無障礙閱讀英文原版。
至於政治歷史等等這些科目,都全部記在了腦子裡,千萬不要小看真正的過目不忘。
記得,《最強大腦》中世界級記憶大師李威,加入中國超級大腦人才庫後,曾經說過,現目前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過目不忘,甚至於有人推測,正常人腦是不可能達到真正的過目不忘,除非大腦病變,比如說學者綜合徵以及超憶症。
說起來,超憶症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疾病,和失憶症對應,它是無論你看到或者是聽到的都忘不掉,想想在二十年後,你還記得二十年前和你擦肩而過之人的樣子,比較駭人。
當然,這種疾病目前全世界也只有四例。
韓軾非常極其有把握能夠考出一個好成績。
與此同時,在天剛矇矇亮,就有一個大新聞被《華西報》某位記者報道出來了。
光題目就匪夷所思:《華夏第一天才匪夷所思的舉動》
不得不說,這個題目用得好,既吸引人注意力,還沒有洩露內容,讓人有強烈想要點進去的慾望。
下面是正文內容:
[不久前他用一本書,從新拉開了童話時代的帷幕,不久前他用一本書定義了成人與孩子的區別。
他就是——韓公子!
據悉,韓公子在今年期末考試之後,將休學兩年,韓公子就讀的學校已經在就這件事進行研究。
最新報道,三十七中已經同意了韓公子的兩年休學申請。]
《華西報》雖說發行量不到一線,但公信度卻非常的高,所以這個訊息發出,雖說有很多人討論懷疑,但也沒有完全質疑華西報的。
瞬間。
就跟以前作者君往糞坑裡面扔擦炮一樣,“轟!”一聲,以魔都為圓心,勢不可擋的擴散。
“居然休學兩年,韓公子是想要幹什麼?”
“吾輩之楷模,麻麻我也想休學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