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就是韓公子了?”
“我還挺期待韓公子的,畢竟早就聽說韓公子聰慧異常。”
“感覺韓公子肯定會說很有意思的東西,我記得之前現代戲說歷史這個風潮,就是韓公子發起的。”
“真的?那我也期待了,因為這樣說,即使不如二月河和沈子席,也肯定不會比貳孩子和淼淼差。”
……
在議論紛紛中,韓軾起身了。
“刷刷刷”
在場一百多道目光,全部聚集在了韓軾身上。
根據,可靠的科學研究,人在被受到矚目的時候,有近一半的人會緊張,想著萬一我說錯了怎麼辦。
而另外一半則會興奮,因為成為了眾人的焦點,然後韓軾都不在兩個裡面,被所有人注視,他的感覺就是……沒有感覺。
“我會以故宮的柿子是甜的還是澀的結束。”韓軾開頭第一句話就把所有人弄得懵逼了,然後沒等眾人思考過來,就繼續道:“英國近代,最偉大的歷史學家湯因比有一句話我很喜歡,所以我用來做這次的開場: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湯因比,的確是一位很著名的歷史學家,並且還是一位哲學家,他所寫的十二冊《歷史研究》,就好像一把神器,可以在歷史這個領域橫行無阻,遇神殺神,遇魔屠魔。
所以,這個名字不少人是很熟悉的,至少沈子席很熟悉,只是不明白的是,為什麼用這個作為開場。
“湯因比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人們總是喜歡在歷史中看自己喜歡的,不喜歡的就習慣性忽略,無論是對事還是對人。”韓軾道:“今天我講解的題目是《聖人請卸妝》,雖然包括國外,全世界都是這樣的,不過我沒興趣說國外的“聖人”,就說自己國家。”
“鄭板橋,你們覺得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韓軾說著說著突然提問了。
雖然交流會的交流風格不同,但從來沒有人,一開始就直接提問的,所以說在場的人都有些呆,沒反應過來,沒人說話。
還是李碧璽第一個來響應,打破了這種尷尬。
他道:“在康乾盛世,鄭板橋是少有的涉及民間疾苦的詩人,有: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這樣的詩句。”
貳孩子也開口:“鄭板橋絕對是一個好官,在他61歲時被罷官,以歲飢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的流傳,愛民如子說的就是他了。”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有了第二個一窩蜂就開口了,人們逐漸討論多了。
“我對鄭板橋的印象是他,很有才,具體不太熟悉。”
“嗯鄭板橋是文豪,不過他的氣節,應當也很好,不是還有《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他的畫很好吧,因為是記得前不久佳士得拍賣行,拍賣了幾千萬。”
這些都是對鄭板橋有點印象,但其實也不太瞭解的,下面的才是對鄭板橋比較瞭解的。
“鄭板橋是書法極其好,用隸體摻人行楷,創造了六分半書,他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獨樹一幟的,並且他的畫之竹、蘭、石也是當時天下之一覺。鄭板橋可以說是書法、詩、畫三絕,並且憂國憂民,是當時為數不多好官之一。”
韓軾點頭,也不知道想什麼,一語驚人:“我對鄭板橋的看法是影帝,沒有錯就是奧斯卡或者是金馬獎的那個影帝。”
此言一出,在場所有人都呆住了。
“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