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垣大陸崇武。
武,乃天垣大陸之人自古傳承,立身安命之本。而習武之原,也早被人們載入各種書本典籍裡面。
在天垣大陸流傳最為久遠,最為廣泛,最為經典的增廣賢書《天垣武志通錄》,其開頭便有著者如是雲:
“天垣大陸,寬廣萬萬裡。原始深林廣佈,山澤之間,多生惡獸兇禽,有謂異獸,妖獸,有謂蠻獸,有謂邪獸。天生奇力巨能,嗜血好鬥,荼毒先民,戕害一方。先民陷於水火,幾近絕滅,故向上蒼泣血求生。是時,聖賢出,開民智,傳火種,授以耕畜之術,教之武技,以斬殺諸獠,使之保命安身……”
自上古至今,人類文明已不知過去了多少個春秋,經歷了多少個輪迴。
現在天垣大陸的環境終於被人類改變。
雖說惡獸兇禽,依然襲繞人們,在四方肆虐。
可是,由於人們習武,早已避開了被它們屠殺,免於被滅絕的命運。
現在的人族,正漸漸地繁榮昌盛,屹立一方,開始慢慢地主導這一界。只不過弱肉強食的法則,從沒改變,甚至深入到人類社會文明的骨子裡。
在這個世界,人們若不想被環境淘汰。就必須要成為強者。而要成為強者,就必須練武。然而,練武除了需要機緣,還要有資源。
因為武學秘籍不是隨處可得,武學天賦也不是人皆有之,習武資源更不是充裕無缺。
於是乎,這個世界也呈現了人類社會階級。
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在這兒極其明顯,練武者與非練武著區別,類似於張騰之前世界裡的富人與窮人的區別。而且其貴賤之分,有過之,而無不及。
張騰之前的世界,富人剝削窮人,這裡是武者剝削非武者或者低階武者。
不過,對於貴賤貧富強弱什麼的,如今的張騰根本就絲毫不關心。至於習武練功什麼的,他更是一點兒都不瞭解,更沒任何瞭解的興趣。
如今的他孑然一身,無依無靠。乃弱者中的弱渣,簡直是連被強者剝削的資格都沒有。
對他而言,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吃什麼,怎麼才不被餓死,冷死。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兩年多的時間,張騰基本弄清楚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即天垣大陸,西蠻邊緣雲夏國楽州遼西郡新安縣綏寧鎮。
綏寧鎮,共有三莊十八村。即林家莊,王家莊,葉家莊三大莊,寧安村,民安村,桐村,李村,方村,穆村,興豐村等等十八村。一共三千餘戶,人口一萬八千有餘。
這兩年來,張騰並沒走出過綏寧鎮以外的地方。
他既不想,也不能。
綏寧鎮屬於雲夏國西邊最為偏遠的一個鎮,四面群山環繞,叢林密佈,道路崎嶇複雜,野獸出沒,危機四伏。以他這麼個弱小的孩童,出去就算沒被野獸吃掉,也會迷失方向,最終活活餓死。
更何況,他也沒有出去外面的必要。
這不是他原本的世界,外面也沒有他的親人朋友。即便出去又有什麼意義?
當然,人都是有好奇心的。
張騰也曾想過出去外面,但是遭遇了一次重挫之後,就徹底斷了這念想。
那是他剛到這個世界的第六個月,已經勉強能夠與人交流的他,試探性地去一家外地商戶討換食鹽。他這麼做,一方面是希望透過交易改善一下生活,另一方面是希望藉此瞭解一下外面世界。
可是,他未想到對方非但強奪了他艱難撲捉的小獵物,還誣賴他是偷兒小賊,對他辱罵也就罷了,甚至還對其動手毆打。最終張騰只能忍氣吞聲,抱頭鼠竄,再次逃進了山林裡依靠草根泉水,艱難地熬過了幾天。
正所謂吃一蜇,長一智。
自此張騰不再打算接觸綏寧鎮外面的人,而且他每天都為果腹而疲於奔命,對外面世界的興趣逐漸地被消磨殆盡。
弱肉強食的道理,如今的他早已體悟,他非常清楚以自己的實力無論在哪裡都差不多。老實呆在綏寧鎮,至少比較熟識環境,相對容易獲取食物,不至於很快餓死。
時值九月深秋,綏寧鎮來了一批流民。
聽說是雲夏國內亂,烽煙四起,楽州大部分郡縣同遭兵災旱災,百姓只能往最為偏遠的地方逃亡。一路上的災民們,真正是餓殍載道,哀鴻遍野。而這一段時日,恰好有一批流民進入綏寧鎮。
張騰親眼目睹了那些流民的慘狀,他們衣衫襤褸,骨瘦嶙峋,賣兒鬻女,四處乞討。
這一天,在山裡抓了野味,煮著野菜,勉強飽食一頓的張騰,剛到綏寧鎮林家莊的一戶淳樸老農那裡用藥草換了點鹽油。
學乖的張騰,現在已摸出了路數,知道自己應該和怎樣的人交易,交易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