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過繼孩子,孩子是否能夠教好,即便是過繼的孩子,也要有本事養,否則憑什麼讓孩子負責她的後半生?
元初柔感覺到了,突然明白元初瑤對教導她們的用意,她是希望,有朝一日,她們二人不需要家裡看顧,也能自由自在,過得非常好。
獨立這個概念,第一次出現在元初柔的腦海中,想要遺世獨立,不僅僅要有保護自己的權勢,還要有供給自由自在的金錢。
她想要權勢太難,有什麼辦法能夠讓有權勢的家人和她繫結在一起?
答案逐漸在心底清晰,做個有用的人。
除去父母,沒有人願意養一個只會吸血的蟲子,有用的人無論是在哪裡都是受人喜歡的。
一直到坐在馬車上,元初瑤發現元初柔還陷在思考之中,小小的人兒,面色分外嚴肅,像是面臨著人生的轉折口一般肅然。
“柔柔,你在想什麼?”元初瑤伸手在她眼前晃一晃。
三人第一次擠在一輛馬車上,獨屬於元初瑤的規格馬車,即便是坐了三個人也依舊寬敞。
元初盈坐在元初柔對面,調侃道:“從方才開始就沒了精神,難道是打架的時候傷到腦子了?”
元初柔三觀剛剛經歷重組,沒有和元初盈玩鬧的想法,老成的嘆息,“原來我是個俗人。”
她的想法在某一刻出現分叉,發現自己想的獨立和遺世獨立並不一樣。
遺世獨立是獨自一個人生活,不與任何人來往,過著獨屬於自己個一個人的生活,跳脫世俗之外,而她想的那些權勢和金錢,根本不符合遺世獨立的超凡脫俗。
“一開始我想過,我日後要是和姨娘一起禮佛,什麼也不去理會,什麼嫁人生子與我無關,那麼傷心難過也將要離我遠去,可方才我意識到,一旦我如此作為,即將失去美食華服作伴。”
她露出沉痛的神色:“而我竟是無法捨棄這些外物,我喜歡吃吃喝喝,那麼多的美好事物我還未體會過,沒有人壓迫之後,我有更多的機會去觸碰以前不敢想的東西。”
認清自己,認清事實。
心裡有放鬆,也有悵然。
原來不是無所謂,而是無法得到後的逃避,渴望的東西無法接觸,只能在心底告訴自己不喜歡,當壓在頭頂上的石頭移開,她走出那個困住自己的井底,她豁然開朗,發現世間如此美妙。
以往不過是無知,發現不了世間的美好,亦或是發現了,無法觸碰,才會用超脫世俗的念頭,作為得不到的寬慰,紓解心中的鬱氣。
元初瑤搖頭失笑,眼眸中的瑩潤如月光,“要登仙的仙人才能做得到遺世獨立、心無旁騖,聖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情,你為何要強求自己,你只是個十五歲的小姑娘,你日後能夠做到不忘初心就是成功的修行。”
不得不說,元初柔曾因為自己的脫離交際,覺得自己像個旁觀他人紛爭的冷靜之眼,元初瑤的話並未安慰到她,反而像是勸她面對現實。
在元初柔落寞的神情中,元初瑤話音一轉:“你看過人心險惡,還能發現世間的美好,這難道不是可貴的品質嗎?不要用不適合的預期困住自己,多抬頭看看,你是個漂亮又聰明的小姑娘,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子。”
不適合的預期,而不是高貴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