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現在並不知道曲州侯和居平侯等人現在是否已經動兵。
但是現在的情況,既然吉州侯已經為兩家侯爺製造出瞭如此絕好的局勢,這幾家諸侯如果不懂得借勢用兵才是愚蠢。
這些邊地諸侯們那個不想像天方侯那樣震驚天下。
身在後方,朝廷不可能得到前線的即時戰況,但是大致的推斷應該便是如此。
推演過了戰局之後,都督府留守的軍官洪彥演道:
“哲也乎完了!”
“他現在的戰局便是孫武復生恐怕也無法扭轉!倒是如果他反應夠快的話,應該能夠從幾位侯爺的包圍圈裡逃出去,但是如果他反應稍慢,機會可就稍縱即逝。”
“但是他還是俾路支的都督,守土有責,沒那麼容易決斷?”
“不錯,所以如果正常的話,恐怕哲也乎這次的確是凶多吉少。”
洪彥演當初還是方覺遠推薦給李哲認識的孟州幾大才俊之一,和李哲一直關係不錯,因為有李哲的借用,當初的那幾個才俊現在都紛紛步進朝堂,前程似錦。
而幾人中其他幾人都是文官,唯有洪彥演一心棄文習武,跟著李哲進了都督府,現在在都督府是李哲現在在都督府的有力臂助之一,位居都督府參事之位,軍銜三等校官,已經是能夠掌控一方的長才。
他既然代表都督府這樣判斷戰局,那麼結果便是八九不離十了。
女王聽到這個結論,鳳眉深鎖,心頭不知道是該喜還是憂。
“那洪卿的意思是,這次俾路支畢竟是落入我手了。”
“是。”洪彥演答道。
“那麼得到俾路支之後呢,是否會伊爾汗國汗王惱羞成怒,再次整兵備戰,從此演變成一場雙方真正的大戰麼?”
“或者,洪卿覺得在這場戰爭中,朝廷該如何自處,是該也出兵北上,統率諸君,整合西部各位諸侯的力量和西胡大戰?還是該嚴格約束諸位諸侯,將戰爭規模儘量約束到朝廷能夠控制的程度。”
女王還有一些話沒講,但是相信洪彥演肯定明白——現在朝廷的精力全都放在東方的跨海遠征,但現在在西邊突然鬧出來這麼一場大戰,這樣的戰爭雖然看似取得了勝利,但卻絕對是超出了朝廷預期,這已經不止是窮兵黷武了,簡直就是把原本就左支右絀朝廷往懸崖下面拉。
現在的問題是,朝廷該怎麼做?才能控制住局勢。
這次戰爭絕對不是朝廷和女王想要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