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侯張奮,這又是一個天竺享有盛名的侯爺,雖然比不上姜國侯,但是同樣是天竺各地諸侯佔據著最頂級諸侯的一席之地。
而且這個吉州侯貌似和李哲曾經還有一次交集,那就是當初天竺使節團出發進京參加大祭禮時,張奮的世子張伯豪曾經和姜國侯家的世子一起死在李哲的手上。那次的事件雖然最後沒有鬧出什麼事,姜國侯和吉州侯也沒因為世子的死留露出什麼對朝廷有什麼怨憤的跡象。
雖然那次之後朝廷就加強了對兩家侯爵領地動向的監控,以防萬一,但是這兩家侯爵家的封地始終未曾表現出什麼不穩。
當然即使如此,朝廷也不會放鬆對兩家的監控,畢竟這種政治上的事即使是表面上看著再過平靜,也不一定就能說明這兩家沒有怨憤之意,總之,必要的措施總是肯定要有的,這就是國家,一切都是以備防範於萬一。
像是姜國侯和吉州侯這兩家同樣都在邊地,前一段時間朝廷軍械精良的訊息傳開之後,也都曾前來採購軍械。
像是他們這樣的邊地諸侯,一般還都要承擔著邊防重任,相比起內地諸侯來整備軍備的動作自然是要大了許多。
這些諸侯們從孟州採購了大量軍械的目的,當然是野心勃勃。
既然朝廷能憑著這些軍械一舉擊敗了寧王,將整個滿剌加都給收入囊中,那麼同樣有著這些新式軍械的他們憑什麼就不能打敗胡人呢?
身為大宋諸侯,這些人對土地的貪婪是永無止境的。李哲等人的赫赫武功深深刺激了這些天竺的老牌強藩。
吉州侯張奮的這次西征是在一個月前發動,幾乎是從朝廷採購的軍械剛剛到位,連訓練都未曾訓練幾天就帶著私軍急吼吼的向著伊爾汗國殺去。
就連朝廷的各部門也沒想到他竟然就這樣能擊敗了西胡呢?那可是伊爾汗國的大將手下率領的五萬大軍,而吉州侯自己,滿打滿算也就是幾千步騎。
如果說這一戰中吉州侯有什麼依仗的話,那唯一能夠起到作用的恐怕也就只有那批從孟州採購回去的李氏火銃和火炮了。
而這些新式槍炮在戰爭中能起到這麼大的作用?
還是西胡已經不行了?
之前西胡也就是伊爾汗國和天竺交界的地方,天竺可是有三位侯爺七八位伯爵一起加起來幾十位世襲貴爵呢,現在竟然僅僅就只有吉州侯一家就能擊敗西胡直入其內地了。
現在的戰場形勢,吉州侯張奮率軍挺進俾路支,而西胡在俾路支的統帥萬夫長哲也乎手中只有一個萬戶,又如何能夠擋住吉州侯張家和天竺其他諸侯的前後夾攻呢?
難道數百年來西胡已經弱到這種程度了,只需幾家天竺地方諸侯出馬就能從對方身上啃下這麼一大塊了?
雖然這些年來諸胡的確是越來越顯出頹勢,但是也沒有人能想到竟然已經弱到了這種程度。
這個訊息重要的不是吉州侯張家這一仗打的有多麼漂亮,重要的是這樣的戰爭顯出了西胡這蒙古人四大汗國的衰弱,讓天竺下屬和其接壤的邊地諸侯們燃起了熊熊野心,以及這種野心會給如今的天竺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回到安王宮的女王迅速讓都督府的各位官員迅速入宮覲見,來一起討論天竺的西疆在這一戰之後的戰勢。
攤開的地圖上,俾路支也就是後世巴基斯坦西南部和印度接壤的面積最大的一省,現在全部被天竺一方包圍,後方代表吉州侯張家的一個巨型肩頭正在迅速南下,從身後包向俾路支胡人統帥哲也乎,而正面,則是包括曲州侯、居平侯兩個侯爵以及三四個伯爵的邊境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