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左江盟事務,還有曹府在京生意。
男女情慾只是生理需要,但她更看重的是權利與金錢。
……
五月中旬。
幽州道漁陽,兵部軍務司衙門。
兵部軍務司左提督肖廷生(原名王寶權),正揹著手在公堂裡踱步。
他剛接到帝國軍堂的六百里加急,說是監國太子已動身前往北疆巡視。
太子巡視的第一站,便是兵部軍務司漁陽總部,郭帥要求肖廷生提前準備一份詳細的書面彙報。
內容當然是他們從去年入冬,帶著十餘萬災民遷徙到漁陽之後,從無到有地搭建住宅、營房,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等軍墾作業。
太子很注重軍務司組建細節,經驗教訓與心得體會,成果推廣。
接到軍堂通告,肖廷生已是晝夜不寢,一直在思考如何跟太子爺彙報。
回想起當初遷徙過來的艱辛,一幕幕就在眼前。
好在肖廷生早年在衙門做過庭記,刀筆吏,養成了自己每天日記的習慣。
他準備這幾天把日記內容整理一下,就是給太子爺書面彙報的主要內容。
漁陽境內依山傍水。
一條羊桑河正是造福於民,它穿越關內外,西北頭在關外接上陰山山脈,東南向在關內接上洋河。
在關內沿著河的兩岸,無論是軍戶還是民戶,他們春播的田地糧食馬上夏收了。
而關外除了溝兒墩和一少部分墩臺開墾之外,便是大片荒地,這裡離羊桑河都不算遠,一旦建起水渠就可以灌溉。
歷朝北疆都是如此,一年四季乾旱多而少雨,農事全賴灌溉,近河水的田地視為沃壤,離河水遠的則為荒地。
所以,在北疆這裡農墾田地對灌溉的依賴性極大。
歷朝歷代對農墾灌溉都十分重視,為此,朝廷撥專款僱工修建。
然後,繼業皇帝自癱瘓在床六年,邊疆官吏貪腐,加之邊境上馬匪盜賊猖獗,邊民大都逃往內地。
眼下就連戍守軍卒的餉銀和軍糧都拖欠,哪裡還能顧及到水利設施的維修。
肖廷生策馬環視,發現眼前地勢開闊,是一片又一片值得開墾的地方。
他詳細考察了漁陽周邊荒地,實在是太多太大。
粗略估計一下,列入第一批可開墾的荒地達七八千畝之多。
這些土地的土質都算不錯,只要有水渠灌溉,就是優良的田地了。
就這樣,一場農墾經濟的偉大壯舉,就將在北疆邊境線上生根發芽。
肖廷生回過頭來對王勝說道:
“關於農墾這塊,你們要招募一些修水利、搞灌溉,並善於開墾種植的農戶高人來,定居到咱們這裡,條件可優厚,給予安家費用,給耕地,給一切開墾工具,還有住房等等,
一定要將這片改造成為良田,甚至於部分水田。”
“明白了肖大人。”王勝點頭稱是。
王勝原是個武舉人,一直在兵部任職,年輕時參加與徵南戰爭,立有戰功。
南朝滅亡之後,他因軍功升為六品次將軍。
可二十年過去了,再也沒參加過實戰,所以晉升很慢,年過四旬還是個從五品鷹郎次將軍。
這次兵部要派員到漁陽組建軍務司,他自告奮勇地報了名。
剛到就晉升一級,現在是五品鷹郎將軍。
左提督肖廷生還是提拔他的,讓他任軍務司裡的開墾官,負責開墾拓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