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太子爺離開二層閣臺進入三層廂房,雙方將領都已明白,旋即進入戰事狀態。
隨著五十數完畢,馮友仁舉起了令旗,前陣扇形散開,露出了藏匿於後的鐵甲騎兵。
“進攻!”
“的噠噠…”
“轟隆隆…”馬蹄聲如悶雷震天般響起。
“弩箭射擊!”樊虎手一揮。
“嗖嗖…”
隱藏在排盾後,大石假山,樹林內的強弩,五連發騎弩,都猛烈地傾瀉出來。
頓時,慘叫聲四起。
禁軍騎兵彷彿下餃子一般,卟嗵卟嗵,人仰馬翻,四五十人騎被射倒。
緊接著,第二輪弩箭,第三輪弩箭…呼嘯而出,密密麻麻,如疾風驟雨。
弩箭力道強勁,可連人帶馬射穿,禁軍雖有鎧甲,但不是重甲,距離又近,騎兵紛紛中箭落馬,死傷慘重,血流成河。
守衛望春閣的是千牛衛和金吾衛,他們的裝備當然比禁軍要強得多,至少每人一把五連發騎弩,讓馮友仁等禁軍將領蹙眉不展。
在前幾波集團衝鋒,北大營禁軍死傷三百餘人騎的情況下,馮友仁決定放棄集團式衝鋒。
他充分利用禁軍人多的優勢,採用散兵戰術,從四面八方衝入園林內,強調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廢太子元智。
可放棄集團野戰,要論單打獨鬥,禁軍又豈是千牛衛和暗衛的對手。
無論馮友仁採用怎樣的人海戰術,車輪戰,也就是百餘步遠的三層閣樓,就是攻不進去。
閣樓廣場前,馮友仁親率二千餘精銳殺來。
這裡是樊虎,郭興,紀洪,紀毅等在防禦,他們個個武藝超群,雖只有三百餘人,卻讓對手寸步難進,還死傷慘重。
元智已被安置到三層閣樓內,丁九的二十名貼身衛士就在二三層的廊臺上監視四周,而他身邊就只有姜五郎一人。
太子爺此時在房內來回踱步,面色緊張。
因為樓下的喊殺聲,他聽得一清二楚,明白馮友仁暫時無法突破攀虎和紀洪他們的防線,因為他們手上沒帶重型武器。
可他心裡惦記著的是溫如玉和麥鐵杖的南大營,是否已經順利進入京城。
倘若暫時被阻在城外,後果不堪設想。
而眼下,望春閣這裡的惡戰愈發激烈,敵人似乎有了新的援手,都是黑衣人江湖人士。
這些人能飛簷走壁,跟丁九他們交上了手。
紀洪和紀毅等暗衛高手,見狀都退到閣樓內加強防禦。
形勢變得岌岌可危,元智臉色鐵青。
如此兇險局勢,使得太子爺心裡憋了一股火,一種對權臣世家門閥的厭惡,對不畏皇權者的痛恨。
現場廝殺慘烈。
一股腦兒衝進來的禁軍,被守軍樊虎,郭興等千牛衛和金吾衛斬殺數百。
屍體橫七豎八,到處都是,鮮血噴濺,人頭滾落。
由於有江湖高手的湧入,局勢變得更加嚴峻起來,暗衛全部退守整個閣樓,而前廣場上,只有千牛衛和金吾衛。
馮友仁帶來的三千餘人馬,死傷失去戰力的有千餘,而守軍五百人,失去戰力有百餘,可剩下的三百多人,大都掛了彩。
戰鬥從早上一直進行到傍晚,夕陽西下,餘輝映在戰場上,簡直就是絞肉機,地獄修羅場。
丁九他們這些近衛,都一身是血,衝上三層來的敵人,都是他們砍殺的。
他們的勇猛,再次讓元智感到信任。
江湖人士的介入,不知是血手門的人,還是於可凡的死士,這就不得而知。